燕子几曾归去。
只在翠岩深处。
重到画梁间,谁与旧巢为主。
深许。
深许。
闻道凤凰来住。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如梦令(赋梁燕)》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燕子几曾归去。
只在翠岩深处。
重到画梁间,
谁与旧巢为主。
深许。深许。
闻道凤凰来住。
诗意:
这首诗以燕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离去和归来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燕子离开后一直停留在深邃的翠岩之间,然后再次回到画梁间,但谁将成为它旧巢的主人却不得而知。最后,诗人听说凤凰来到这里住下,表示对美好归宿的向往与期盼。
赏析:
《如梦令(赋梁燕)》通过描绘燕子的离去和归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美好归宿的思念和向往之情。诗中的燕子象征着辛弃疾自己,也反映了当时国家混乱和战乱的背景。燕子离去后停留在深邃的翠岩中,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外流亡时心系故土的情感;而燕子重返画梁间却不知归巢之人,表达了诗人对归宿和归属的渴望。最后一句提到凤凰的到来,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繁荣,暗示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对美好归宿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乱世的忧虑与希望。诗中的意象描绘细腻而富有感情,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它展现了辛弃疾的才华和对家国的深情,使读者产生共鸣,流连其中。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鸠性爱雨花爱晴,同倚东风不同情。春光三月浓于酒,双鸠醉寐不复鸣。双鸠不鸣花相语,无令鸠醒叫天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晴天杨柳丝千绪,淡月梨花玉一庭。又是东风去时节,数声啼鸟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