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
《入如来禅》是明代朱元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师心好善善心渊,
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
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
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
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
骅骝杂□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
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
人间甲子不知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朱元璋入禅修行的情景和他对佛教的理解。诗中表达了作者心地善良、修行坚定的内心,与佛陀共同追求极乐世界,并观察着世间的虚空和物象的利益。作者形容自己的眼睛发出神光,使得王公们都虔敬地向他致敬。他笑谈般若智慧生发,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深奥玄妙。他替佛陀在市廛间传授佛法,骅骝和美丽的女子环绕着他。他的心思飘飘然,超越尘世的富贵,心境不再受牵绊。他坐在松树下,忘记了尘世的缘起,人间的岁月也变得无关紧要。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朱元璋对佛教的虔诚和修行的态度。他以自己入禅修行的经历来描绘自己的心境和对修行的理解。诗中展现了他对善良和慈悲的追求,以及对超越尘世的向往。通过描绘般若智慧、神光和世俗事物的超越,他表达了对内心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善心渊、笑谈般若、飘飘飞度等,使得诗词富有神秘感和艺术感。作者以松下趺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超越尘世的心境,用人间甲子不知年来表达对时间的超越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意境清新,意蕴深远,具有一定的禅宗思想。
这首诗词展现了明代朱元璋对佛教的崇敬和对修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纷扰尘世的超越和内心的宁静追求。它是一首具有禅意和哲理的佳作,使人感受到禅修的境界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倚晴空。正三洲下叶,七泽收虹。叹年光催老,身世飘蓬。南歌客,新丰酒,但万里、云水俱东。谢故人,解系船访我,脱帽相从。人世欢易失,尊俎且更从容。任酒倾波碧,烛翦花红。君向楚,我归秦,便分路、青竹丹枫。恁时节,漫梦凭夜蝶,书倩秋鸿。
神气精三药,举世没人知。气随精化,镇常神逐气无归。心地不明天巧。业识更缠地网,背却上天梯。今古多豪杰,生死醉如泥。树头珠,潭底日,显金机。两般识破,性命更何疑。活捉金精入木,炼就当初真一,方表丈夫儿。信取玄中趣,端的世间稀。
青气含春雨,知从岱岳来。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厌浥尘清道,空濛柳映台。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开。
懦服若烟海,几人潜圣心。难才诚自昔,贱学况于今。夫子独神解,明时何陆沉。大羹无和味,至乐寡知音。磳磴貂裘弊,飘萧鹤发侵。游秦不得意,思越动长吟。甑米难求玉,经囊益少金。拂衣谢宾友,纵棹指云岑。积叶迷幽迳,荒藤络旧林。涧猿惊重至,野老喜相寻。山色犹当户,弦声
玷玉甘长弃,朱门喜再游。过因谗后重,恩合死前酬。养骥须怜瘦,栽松莫厌秋。今朝两行泪,一半血和流。
高山树叶翠森森,寂静因中道最深。利得昆仑皆璞玉,不须丽水有真金。浇漓渐变同尧日,薄俗将重理舜琴。祸福年长随世改,玄门大戒喻飞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