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行尽处,幽亭聊暂止。
带雨策孤筇,登高从此始。
中文译文:进入山亭,荒芜行路的尽头,幽静的亭子暂时停下脚步。带着雨水拄着孤独的竹杖,登上高山,从此开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山玩水的场景。诗人走过了一条荒芜的小路,最后来到一个幽静的山亭,暂时停下来。作者身上有雨水的痕迹,拄着孤独的竹杖,开始攀登高山。
诗中的山亭是作者思绪的寄托,它在幽静中给予了作者短暂的安宁。而行走荒芜路的景象,则表现了尘世的纷扰与喧嚣。诗人在进入山亭后,借助竹杖解去烦忧,通过攀登高山来追求自由与精神的升华。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追求。通过走过一段艰难的路程,诗人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自由。诗中的山亭象征着心灵的净土,是诗人心境的映射。同时,山亭也象征着人生的追求和奋斗,攀登高山则意味着追求目标的努力和奋斗。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与读者共同感受自然之美和追求内心的愿望。作者在这一风景中表达了对自由和精神升华的向往,呈现出宁静与奋斗相互映衬的诗意。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