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三百里,雄险此回环。
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
秦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
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入潼关》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山势雄险,河流曲折,以及它作为重要的军事关隘的历史意义。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都城距离这里有三百里,
山势奇险,环绕相扣缠。
这片地势高耸,居高临下,宛如尊崇岳山;
这条河流曲折绕过,让道给关隘。
秦皇一度对此虎视眈眈,
汉祖曾在这里悠然自得。
现如今,何处还有那凶恶之辈,
战争不曾停息,乱象频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潼关的地理形势和历史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关隘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战乱不停的动荡时代的现实状态。同时,此诗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的向往,对战乱和冲突的厌恶之情。
这首诗词以其雄伟壮观的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意义而被人们传诵。它不仅展现了潼关的地理特点,还通过历史典故和对战乱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痛恨。同时,诗词的音韵运用和句式结构也使得整首诗词节奏流畅,意境与情感相辅相成。
秋云卷尽见晴空,瘦耸西湖千万峰。水鸟树林南宕寺,老胡曾未到其中。
石影横临水。山云半绕峯。遥想山中店。悬知春酒浓。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河洛图书排纸上,乾坤爻象只胸中。烦君细算乘除数,吾道何时可变通。
汶溪新制小茅堂,也种山楸间水杨。舍近鸡豚还共食,春来鱼鸟自相忘。松阴客去书连屋,花底莺啼酒满床。却忆东华联辔出,午门霜月漏声长。
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