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入涌泉道中》

告老清朝分自安,从今荣悴不相关。
有愁方见田家乐,无事才知钓叟閒。
世故要看终始后,人生未免是非间。
妇愤更在公茔侧,一舸夷犹遂往还。

作者介绍

程师孟(一○○九~一○八六,)字公闢,吴(今江苏苏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吴郡志》卷三五)。歷知南康军、楚州、洪州。入判三司都磨勘司,出爲江西转运使,知福州。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知广州(《续资冶通鑑长编》卷二四二)。九年,入爲给事中,判都水监。出知越州、青州,致仕。哲宗元祐元年卒,年七十八(同上书卷三九○)。《宋史》卷三三一、四二六有传。今录诗四十首。

作品评述

《入涌泉道中》是宋代程师孟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告老清朝分自安,
从今荣悴不相关。
有愁方见田家乐,
无事才知钓叟閒。
世故要看终始后,
人生未免是非间。
妇愤更在公茔侧,
一舸夷犹遂往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程师孟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告别了繁忙的官场生活,返归自己的安宁。他认识到自己的荣华已经消逝,不再重要。只有当自己有忧愁之时,才能体会到乡村生活的乐趣;只有在无事之时,才能懂得享受钓鱼老人的闲适。他认为要看清人世间的事情,需要放眼于人生的终点和起点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是非曲折。而他的妻子在丈夫的坟墓旁怀抱愤恨,表示对世俗之事的不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乘船往来的意愿,象征着他对于人生的抉择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告别清朝的官场生活,回归乡村的安宁,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冷漠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他明白荣华已逝,不再重要,而真正的乐趣和闲适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忧愁的体验。诗人提到了妻子在公墓旁的愤恨,反映了对社会世俗之事的不满和对家庭的情感关系的思考。最后两句以船的形象象征诗人对人生的选择和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繁华世界的告别和对乡村田园生活的赞美,诗人呈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内心境界。这首诗词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对繁华与宁静、欢乐与忧愁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内心深处真实需求的追求。

  • 《行香子(次韵元春兄)》

    吾辈么麽。休叹蹉跎。得闲时、且逐时过。人间名利,都是浮华。但退如进,失如得,少如多。谁信生来,从发尖磨。到如今、方见霜涯。算天亦自,无奈吾何。是饥能忍,寒能耐,老能歌。

  • 《邻女》

    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 《落花》

    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 《寄杜侍御》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学通儒释三千卷,身拥旌旗二十年。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今日总来归圣代,丈人先达幸相怜。

  •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二首》

    晓望青嵩道,仙云满画轮。黄龙盘吉仗,翠凤绕哀珉。千古徽音在,三川王气新。寂寥余故垅,瑶草又逢春。

  • 《溪居即事寄梵天阇梨》

    松竹森森独掩扉,尘中谁复爱忘机。苍苔满砌无人到,犹感幽禽夜夜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