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马子严(生卒年不详),南宋文人,字庄父,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历铅山尉,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嘉靖铅山县志》卷九)。能诗,尝与赵蕃等唱和,《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谓《乌林行》辞意精深,不减张籍、王建之乐府”。尝知岳阳,撰《岳阳志》二卷,不传(刘毓盘《古洲词辑本跋》)。其馀事迹无考。据集中《金陵怀古》、《咏琼花》诸作,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赵万里辑有《古洲词》二十九首。《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全宋诗》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
阮郎归(西湖春暮)
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中文译文:
清明寒食未过多久。
花香红艳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却不知。
花谢雨中,絮沾泥。
凌波之上寸步未移。
三三两两呼唤着船儿。
人即将归,春亦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春天的夕阳下,阮郎急着回家,人们也纷纷离去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传达了壮观的春光与渐行渐远的离别之情。
首先,诗人提到清明寒食,说明春天已经过去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的香气逐渐减少,红艳的花朵也稀疏了。接着,诗人描述了人们闹着妆束去苏堤游玩的场景。然而,留下的春天并不知道人们已经要离去。接着,诗人以花谢雨中、絮沾泥的形象,形容了离别的悲凉和不舍。
然而,即使人们离去,春天的景色并未改变。在凌波之上,船只仍然在水中行进,三三两两的船儿被呼唤着。最后,诗人表达了人们快要归家的心情,同时也暗含了春天也即将离去。
整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以离别和归家为主题,表达出了对春天的怀念和离别的心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渐行渐远的离别之感。
古寺耸山椒,公堂去不遥。寻僧忘俗虑,盘道出尘嚣。疏箔卷烟雾,明时望泬漻。渔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天风飒飒步声虚,一片红云控帝居。闻道茅家开夕宴,上元亲授太霄书。
烟中流水晓潺潺,扬子津头雨一湾。沾袖成斑皆客泪,隔江如黛是家山。欲探子母羞钱箧,未卜雌雄泣剑环。寄语吴郎三玉树,莫因裘敝笑人还。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