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铅粉净无痕。
蜡点寒梢水畔村。
忍犯冰霜欺竹柏,肯同雪月吊兰荪。
骚人咏去清诗健,驿使传来旧典存。
病眼浑疑春思早,一枝聊洗画图昏。
无传。
《瑞鹧鸪》是一首宋代的无名氏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和文学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汉宫铅粉净无痕”表达了宫廷中女子使用铅粉的习俗,但这种妆容在冬天容易被寒冷的天气所破坏,因此诗人用这句话来暗示人事易逝,世事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蜡点寒梢水畔村,忍犯冰霜欺竹柏”描绘了冬日的景色。蜡烛的微光映照着寒冷的树梢和水边的村庄,诗人感叹冰霜的威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竹柏等植物的同情,因为它们在严寒中很容易受到伤害。
接下来的两句“肯同雪月吊兰荪,骚人咏去清诗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前辈文人的敬仰。诗人愿意与雪和月亮一起悼念兰荪,兰荪是一个传世的文人,他的诗歌被驿使传播,仍然被人们所珍视。
最后两句“驿使传来旧典存,病眼浑疑春思早,一枝聊洗画图昏”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驿使传来的旧典使诗人感到传统文化的延续,但他的病眼使他对春天的期待产生了困惑。他只能用一枝梅花来洗涤他昏暗的画卷,表达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日景色和表达对自然和文学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微阴寒不力,破腊春暗动。林梢报梅白,水际闻鸟哢。羁鸿渐整翮,一一劳目送。应怜飞蓬客,犹作浣花梦。平生江淮间,裘马事豪纵。岂知老畏死,斋钵受蔬供。忍馋每自笑,小饮未敢痛。何以慰寂寥,卧听压春瓮。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更疑川宫日黄昏。暗携女手殷勤言,环佩玲珑有无间。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目眄眄兮意蹉跎,
清风明月逐时新,天付幽人直万金。和得诗成无个事,来时可惜不携琴。
簿领无时了,登临亦快哉。楼危压城起,硖迮束江来。病瘴抛书帙,思乡泥酒杯。天寒水尽落,灩澦已崔嵬。
明月炤沧海,清辉盈此时。似规流素魄,持粉俪新姿。波泻沦河影,榆寒露鹊枝。与君同万里,无那独含思。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富春只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