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瑞鹧鸪》

众芳摇落独鲜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寒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作者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作品评述

《瑞鹧鸪》是宋代文学家林逋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众芳摇落独鲜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寒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中文译文:
众多的花朵凋零后,只有一朵妍丽独特。
各种风情都在这小园中表现出来。
稀疏的倒影斜斜地映在清浅的水面上,
暗香在月亮升起时飘浮于黄昏之中。
寒禽想要飞下来,先偷偷观望一眼,
粉蝶似乎明白相会会使人心魂俱断。
幸运的是,有微弱的吟唱可以相互取悦,
无需檀板琴共同享用美酒。

诗意和赏析:
《瑞鹧鸪》描绘了一幅幽静而优美的园林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描绘花朵凋零中的一朵独特鲜艳的花朵,表达了花朵在凋零中的孤独而美丽。小园中充满了各种风情,形成了一幅多彩的画面。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疏影横斜和水清浅的表达,展现了园林中清幽的景色。夜幕降临时,暗香随着月亮的升起在黄昏中弥漫开来,给人一种幽静而浪漫的感觉。

诗中还描绘了寒禽和粉蝶,它们都有一种畏惧的情感,寒禽想要飞下来却先偷偷观望,粉蝶似乎明白相会会使人心魂俱断。这些形象的出现增添了诗中的情感色彩,使人感受到一种含蓄和内敛的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欣赏园林景色的心情,他幸运地拥有微弱的吟唱,可以与园中的景物相互陪伴,而无需高雅的乐器和美酒。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优美的园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纯粹艺术的赞美,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趣和审美追求。

  • 《堂下梅一枝开迟而花极小疑地势使然感叹而作》

    梅发无衰盛,根生有瘠腴。都缘托地薄,故使著花癯。渺小吾怜尔,伶仃尔念吾。讵须诗欠兴,何用竹相娱。

  • 《送柳宜归?此诗为黄庭坚作?》

    折脚铛边煨淡粥,曲枝桑下饮离杯。书生不是南迁客,魑魅惊人须早回。

  • 《冯校书挽诗》

    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表着先筹。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辞高冰雪羞。槐里但知矜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

  • 《应天长(闺思)》

    管弦绣陌,灯火画桥,尘香旧时归路。肠断萧娘,旧日风帘映朱户。莺能舞,花解语。念后约、顿成轻负。缓雕辔、独自归来,凭栏情绪。楚岫在何处。香梦悠悠,花月更谁主。惆怅后期,空有鳞鸿寄纨素。枕前泪,窗外雨。翠幕冷、夜凉虚度。未应信、此度相思,寸肠千缕。

  • 《遥天奉翠华引》

    雪消楼外山。正秦淮、翠溢回澜。香梢豆蔻,红轻犹怕春寒。晓光浮画戟,卷绣帘、风暖玉钩闲。紫府仙人,花围羽帔星冠。蓬莱阆苑,意倦游、常戏世间。佩麟旧都,江左襦袴歌欢。只恐催归觐,剩宴都、休诉酒杯宽。明岁应看,钧容舞袖歌鬟。

  • 《和张端士初夏》

    绿阴四合水迷津,春去虽愁却可人。无数飞萤窥案帙,有时乳燕落梁尘。满塘荷荫将还旧,试火包香又斩新。短夜得眠常不足,僧钟遮莫报昏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