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瑞鹧鸪》

香佩分紫绣囊。
野塘波急折鸳鸯。
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
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
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园时拜夜香。

作者介绍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瑞鹧鸪》是宋代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佩分紫绣囊。
野塘波急折鸳鸯。
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
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
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园时拜夜香。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和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心爱之人的离别和思念之苦。

赏析:
首句“香佩分紫绣囊”描绘了一个佩戴香囊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野塘波急折鸳鸯”,通过描绘波急的野塘和折断的鸳鸯,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心爱之人分别的思念之情。春风吹过灞岸,诗人回首却只能空想,夕阳下的西陵更加令人心碎。这些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伤。

接下来的两句“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后思念心爱之人的情感。雪下时,诗人忧愁地吟诗,表达对于谢女的思念之情,同时将自己比喻为胜过潘郎的令郎,突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执着。

最后两句“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园时拜夜香”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相聚的期待。诗人希望即使千里相隔,他们仍然能够共同仰望明月,再次约定在花园中相见,一同拜夜香。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坚持和对于未来的憧憬。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思念和对于未来的期许,情感真挚而深沉。

  • 《春日野饮》

    十载干戈仅脱身,残年重作太平民。杯铛有趣於中好,花柳无情分外春。不远上元新甲子,肯将短笔怨庚寅。从教蕙帐惊猿鹤,却欲重弹冠上尘。

  •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和程阁学送小春茶韵四首》

    眼看节物去重来,又见寒梢数点梅。草木已随新岁好,冬芽豫占一年魁。

  •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 《北来人》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