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节开重九,真游下大千。
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
刹凤回雕辇,帆虹间彩旃。
还将西梵曲,助入南薰弦。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是唐代李峤创作的一首诗词。诗的内容描述了在九月九日的闰节,诗人光临总持寺,登上浮图,赏花品菊,欣赏音乐。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在九月九日的闰节,我光临了总持寺,登上了浮图,赏花品菊,欣赏音乐。
诗意:
这首诗借用浮图、总持寺、花菊和音乐等元素,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场景。在节日里,诗人来到总持寺,欣赏秋菊,感受花朵的清寒之美。同时,他还聆听着妙曼悦耳的乐曲,体验着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受。通过这些景物和感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乐趣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浮图、总持寺和花菊等景物作为意象,展示出一幅秋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诗人在诗中使用了花菊、音乐和节日等多种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氛围和欢乐感,将读者带入了优美的诗境。
同时,通过描绘浮图、总持寺等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借代手法,将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有机结合,以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快乐生活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景和感受音乐,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乐趣的追求,同时运用借代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双峦斗碧,寒玉雕秋壁。两道凝螺天半,横无限、青青色。拍案涛声急。似鼓临邛瑟。窗下镜台鸾去,空留得、春山迹。
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狂风暴雨轰霹坜,满庭撼动花狼藉。红红白白已周遮,何劳饭袋重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