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读兵书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时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骄力请和。
诗词:《塞上曲一百首(录一十四首)》
朝代:明代
作者:李开先
昼读兵书夜枕戈,
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时欲取封侯印,
可奈天骄力请和。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少年猛士在塞上的奋斗与追求。作者通过描绘其昼夜不停地学习军事书籍,白天读书,晚上睡觉时仍握着战斗用的兵器,展现了他对军事事业的专注与执着。少年猛士要离开三河地区,前往边塞守卫,面对来自外敌的威胁。
诗中提到少年猛士有意图争取封侯印的愿望,这是一种希望通过表现自己的英勇和能力来得到封赏和崇高地位的追求。然而,作者又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矛盾感,即尽管少年猛士渴望得到封赏,但他又要面对天朝的战略需求,因此必须顺从国家的命令,前往边塞守卫。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年轻壮志凌云、追求功名的豪情。少年猛士对学习和战斗充满热情,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获得荣耀和地位。然而,作者也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令的顺从和对战争的残酷现实的思考,将少年猛士的个人追求与国家的需要进行了对比。
这首诗词展示了明代时期的军事氛围和年轻人的志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和地位的重视。它通过塑造一个少年猛士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勇敢和追求,同时也引发对战争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秦关老月几亏盈,长照诗人白发明。一死一生沤起灭,未应於此见交情。
贺公雅吴语,文靖咏唐风。我自儒多误,心惭佛六通。将焉用彼相,不肯为渠公。明月夜满目,晴云晓盪胸。马更骑东下,骝更入花中。无虑殊难老,有头能自翁。徜徉生计拙,潇散自谋忠。自酒杯中满,红尘门外讧。汉轮谩牧叟,鲁质不周丰。自诡冰坚渡,如新火浣同。青山青未了,绿水
命世文章伯,鸿枢柱石臣。殒身因卫社,嗣德岂无人。丹旐西原路,輀车万里春。一门蒙待遇,徒有泪沾巾。
客来切勿令观此,薏苡犹能困伏波。
千里南来背日行,关门无事一侯嬴。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声。
当年阙下久栖迟,故里归来万事非。访旧几人成鬼录,伤君未老弃亲闱。开樽尚想延宾醉,发廪犹思赈岁饥。积庆流芳知未艾,会看门户日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