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
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
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
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塞上行
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
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
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
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中文译文:
行军在塞上
上将蓄黄须,安西驱逐胡。离开家乡之时,俱都是年少壮力,经历草原的风沙减少了肌肤的细嫩。在风雪中夜间防守边塞,每天清晨起来,嗅到的是胡人身上的独特气味。为了君王们欢乐地死在战场上,有谁愿意成为战争的征夫。
诗意:
这首诗写了在塞上行军的士兵的艰辛和忠诚。上将拥黄须,表示这些士兵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安西逐指呼,说明他们是奉命打击胡人的。然而,他们离开了家乡,年少壮力的士兵变得疲惫不堪。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描写了在严寒和恶劣环境下,士兵们忍受着艰苦的条件,为了保卫边塞。最后两句表达了士兵们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他们愿意为君王们赴死,但是却很少有人欢喜成为征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士兵们在边塞抵御胡人入侵的情景,通过细节描述展示了他们的艰苦和忠诚。诗人选择了简洁明了的语言,优美的旋律,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中描写的雪夜防塞和胡人的气味等细节,使得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最后两句表达了士兵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牺牲的无怨无悔,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思考。整首诗唤起了人们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矛盾的思考。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荣悴元知岂有常,纷纷草木占年光。霜风一扫知何在,楚客从来枉断肠。
九鲤湖边路,重来盟未寒。折花挼水献,策杖驭风还。宦海波涛恶,仙家日月间。前生丹在否,岁晚要重丸。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