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逐嫖姚,
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
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
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
看取剑横腰。
诗意:
《塞下曲》描绘了北方边塞上的战事景象。诗人描述了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勇作战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边塞战争的惨烈场景。诗的开头就将战士们二十岁的年龄与逐风流的诱惑相对立,强调了他们在年轻时就投身战场的决心和牺牲。接着,诗人描述了战士们分散成队,远赴辽东进行戍守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运用了雪夜迷失和冰天雪地中骑马渡河的意象,以强调战场环境的恶劣和困难。他们面对着严寒、艰险和紧迫的局势,但仍然奋勇向前,没有退缩。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讽刺。他们不了解战争的残酷和边塞战士的艰辛,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处境。因此,诗人让他们去看那些佩剑横挂在腰间的战士,以体验他们所面对的真实情况。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环境和战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边塞战士的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以及他们与知识分子的隔阂。这首诗在唐代的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张祜作品中常见的写实主义风格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明窗千古探遗编。不救饥寒一点。更被维摩老子,不教此处容言。炉熏清炷坐安禅。物物头头显现。
何人遗下一红绡,暗遣情怀意气饶。勒马住时金{左革右登}脱,亚身亲用宝灯挑。轻轻滴滴深深染,慢慢寻寻紧紧□。料想佳人初失却,几回织手摸裙腰。
又喜椒觞到手,宝胜里、仍剪金花。
寂寞江城,DED5只共、梅花幽独。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迟日丽,春睡足。明月照,尤清淑。算移根千里,远从西蜀。流落天涯应可念,为渠剧饮仍歌曲。怕明朝、酒醒落纷纷,那忍触。李白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
星稀初可见。月出未成光。澄江照远火。夕霞隐连樯。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念别已零泪。况乃思故乡。
铜盘绿水浸红蕖,风卷纱幮睡足初。金殿故人如借问,为言病酒懒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