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三老董公》

一色三军雪染衣,拔山气力陡然衰。
三王事业无多子,却是良平不得知。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三老董公》是杨万里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老人的境遇和心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色三军雪染衣,
拔山气力陡然衰。
三王事业无多子,
却是良平不得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易变的主题。诗中的“一色三军雪染衣”意味着老人已经年迈,白发如雪。而“拔山气力陡然衰”则表达了老人曾经的力量和精神逐渐衰退。接着,诗人提到“三王事业无多子”,指的是历史上的三位伟大君王,他们的事业没有继承者,没有人能够继续他们的事业。最后一句“却是良平不得知”,表达了老人的境遇被忽视和遗忘,他的智慧和经历无法被后人所理解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写一个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易变的主题。诗人通过对老人的描写,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无情。老人曾经的力量和精神逐渐衰退,历史上伟大君王的事业也无法延续,这无情的现实使得老人的智慧和经历被遗忘和忽视。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抒情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 《玉楼春(和李宜仲)》

    少年心性消磨尽。三斗烂肠浑是闷。看书聊复强寻行,属句不妨闲趁韵。此生自断天休问。富贵时来还有分。一卮芳酒送清歌,楼下玉人相去近。

  • 《柳梢青 和杨元咎梅词四首 右和未开》

    懊恨春初,飘零月下,轻离轻隔。重酝舒柳眼,羞人曾识。已堪索笑寻檐,早准备、怜怜惜惜。莫是溪桥,才先开却,试驰金勒。

  • 《牛谷口》

    十万全师一战擒,谷盘苍硖路幽深。凄凉今古兴亡事,辽阔英雄割据心。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文皇功业今何处,磨灭荒碑蔓草侵。

  • 《燕乡守致语口号》

    胡床玉麈锦囊诗,宾主风流此一时。玳席邀欢酬令节,羽觞湛碧转微漪。绮罗围外香风远,弦管声中漏刻迟。莫道兰亭已陈迹,胜游端复嗣芳规。

  • 《句》

    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 《微疾》

    微疾经旬近药囊,往来巷陌未全妨。时时小雨知春近,处处闲身觉日长。林外鼓歌闻赛庙,怀中茶饼议租桑。两京梅发今何似?送老流年只自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