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僧房薜荔》

寸草曾收药笼功,谁移野色近禅翁。
甘同木石抛闲地,耻附松萝上碧空。
旋长织枝宜雨绿,未删宿叶待霜红。
为衣或许湘人采,清彻崇兰两佩风。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僧房薜荔》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寸草曾收药笼功,
谁移野色近禅翁。
甘同木石抛闲地,
耻附松萝上碧空。
旋长织枝宜雨绿,
未删宿叶待霜红。
为衣或许湘人采,
清彻崇兰两佩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僧房中的薜荔植物。诗人通过薜荔与自己的对比,表达了对清静宁谧、远离尘嚣的僧房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薜荔被移植到僧房中,它们与原野的景色相比,更靠近禅宗僧侣,象征着僧房的宁静与超脱。薜荔与木石相伴,抛弃了喧嚣的世俗,升入了碧空。薜荔茎叶缠绕生长,适宜于雨水滋润,未经修剪的叶子等待霜红的到来。这些薜荔或许可以供湘人采摘,作为衣物的装饰,清晰透彻,如同佩戴风的崇兰花。

赏析:
陈允平通过描绘僧房中的薜荔,将自然景物与禅意结合,表达了对僧房生活的向往和推崇。他以薜荔为象征,将其与僧侣相对照,凸显了僧房的宁静和超脱。薜荔在僧房中生长,与木石相伴,摒弃了世俗的浮华,升入了碧空,寓意着僧侣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越尘世的境界。薜荔的生长方式也寓意着僧侣修行的道路,旋长织枝,等待雨水的滋润,叶子未经修剪,等待霜红的降临,象征着修行者在守望和等待中逐渐成长和升华。最后,诗中提到湘人采摘薜荔,将其作为装饰,突出了薜荔的美丽和清透,如同佩戴风的崇兰花,表达了对僧侣修行成果的赞美和推崇。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运用隐喻手法,表达了对僧房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侣修行境界的赞美。它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超脱和清净的追求,同时也通过薜荔这一形象,传递出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坚持和等待的精神。整首诗气韵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禅意的宋代佳作。

  • 《金刚随机无尽颂·叹仰流通》

    江上数峰青,露出卷心经。明明没个字,向道祗如今。

  • 《蝶恋花》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後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 《岁暮呈王介甫平甫》

    岁暮远为客,一身归计深。尘沙日翳翳,雨雪夜阴阴。喜色开南信,悲怀动北琴。感时须寂寞,何独少陵心。

  • 《哭菊存蕙山二兄》

    黄台瓜蔓已凄凉,五雁飘零不着行。一脉仅余三老在,半年又哭两兄亡。菊园霜熟秋香寂,蕙帐云寒春梦多。愁绝吟魂招不得,西楼风雨忆连床。

  • 《探春令》

    而今风韵,旧时标致,总皆奇绝,再相逢还是,春前腊后,粉面凝香雪。芳心自与群花别。尽孤高清洁。那情怀最是,与人好处,冷淡黄昏月。

  • 《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轮。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拙可存吾朴,静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