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在故乡的巴山之间,夜晚的砧鸣声响彻楚地的人家。

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
僧人的名气很响亮,太守的笔墨飞扬。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在世间有许多人羞于穿儒服,而我却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更需要寻求更高的同辈,来磨砺文章的章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景象,以及其中的两个角色——僧人了仙和太守。诗人通过对比两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

首先,诗中的巴山和楚地都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地域,象征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砧鸣声从巴山传来,寒意萦绕在楚地的房屋边,给人一种寂静而又凄凉的感觉。

其次,诗中出现了上人和剌史两个角色。上人指的是僧人了仙,他的名气很大,显示了他对佛教修行的执着和功力的深厚。剌史则是指太守,他所写的札子(文书)飞扬,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这两个角色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文学追求的态度,他不满足于世俗的尘嚣,而希望通过追求更高的同辈,来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他提到世间有人羞于穿儒服,显露出对世俗礼教的不满和对儒家文化的看重。他希望能够求得更高水平的同辈,以进一步磨砺自己的文章,表达了对文学修养的追求和对自身进步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展现了他对自身修养的渴望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充满禅意和文学情怀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公子家》

    朱门当道拥高槐,拂晓鸣驺散乳鸦。红叱拨骄矜閤匝,黑昆仑黠解琵琶。姬将银归烧明月,犬带金铃卧落花。不信铜驼荆琐裹,百年前是五侯家。

  • 《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轘辕伊阙两相望,草树离离自郁苍。旧物只余金带枕,夜阑空断九回肠。

  • 《念奴娇(和人)》

    阳关西路,看垂杨客舍,嫩浮波縠。宝马嘶风人渐远,隐隐歌声戛玉。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足。孤鸿天际,断霞摇曳心目。香露飞入壶中,仙家九酝,酿百花醽醁。一朵巫阳休怅望,且看家山眉绿。歌罢风生,舞馀花颤,凤髓飘红烛。瑶台月冷,夜归斗挂银屋。

  • 《比观仲结诸公课会皆勍敌也行就举南宫作此赠》

    文章末流乃科举,剽东掠西何等语。得者矜夸失者羞,其中往往分贤否。一官生涎偿不勉,譬之北辕求适楚。诸君堂堂万骑将,折箠自足笞狂虏。收拾波澜着盆盎,却恐蛟龙愁窘步。信手拈来即三昧,安用区区备先具。朝窗暮几不停缀,宝玉牵联斗奇富。论如过秦有古意,赋拟两都多杰句。

  • 《八声甘州(西湖有感寄刘晞颜)》

    记当年共饮,醉画船、摇碧罥花钗。问苍颜华发,烟蓑雨笠,何事重来。看尽人情物态,冷眼只堪B754。赖有西湖在,洗我尘埃。夜久波光山色,间淡妆浓抹,冰鉴雪开。更潮头千丈,江海两崔嵬。晓凉生、荷香扑面,洒天边、风露逼襟怀。谁同赏,通宵无寐,斜月低回。

  • 《樱桃花》

    浅浅花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着子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