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沙塞子》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
不见凤楼龙阙、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
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沙塞子·万里飘零南越》是宋代作家朱敦儒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飘零南越,
山引泪、酒添愁。
不见凤楼龙阙,
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
蛮树绕,瘴云浮。
肠断红蕉花晚,
水西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南越地区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伤感。诗人感慨万里之遥,自己的心情如同漂泊的叶子,飘荡在南越的大地上。山峦引出诗人的泪水,酒更加增添了他的愁苦。诗人感叹凤楼龙阙(指宏伟的宫殿和高耸的楼阁)不再可见,这让他感到惊讶和失望,也象征着辉煌的过去已经逝去。九月的江亭,诗人闲坐其中,眺望四周,但只能看到茂密的蛮树和漂浮的瘴云,景色昏暗而阴郁。红蕉花晚时,诗人的心如同被割断一般痛苦,就像西流的水一样无法挽回。

赏析:
这首诗词以凄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通过对南越地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诗中运用了山、泪、酒、秋、云、花、水等意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深的忧伤和无奈。整首诗词凄美而悲凉,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朱敦儒是南宋文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诗词以感伤和抒情见长。《沙塞子·万里飘零南越》正是他对南越地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的抒发。通过描写南越的风景和诗人的内心体验,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忧郁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 《次吴文之韵》

    江湖漫浪两狂生,别后相思月一庭。期子未来灯是伴,逐贫不去笔无灵。诗书东阁头空白,势利迷人眼孰青。安得世无黄口辈,遍游天下作晴蜓。

  • 《思越人》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窠盘锦荐,泪侵花暗香销珊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争不千断。

  • 《汉诏郡县行乡饮酒礼颂诗》

    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

  • 《崝庐楼夜》

    灵峰俯招人,老惫久乃至。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 《山居》

    老来无一事,僮与鹤相随。绕屋疎疎竹,编墙短短篱。起来花换影,知己睡多时。莫厌山居寂,山人只自宜。

  • 《苏幕遮 无机深远,下手速修无太迟》

    地气腾,天雨降。万物生芽,便是天机象。山顶有泉深数丈。索短求他,要觅应难望。少年修,根脚壮。老后铅虚,汞少如何向。视听都休神散荡。本去乾枯,怎得成无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