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竹旧时王子猷,造门忘主见风流。
如君不但无鏁钥,更向山阴具小舟。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晒蓑亭》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竹子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晒蓑亭
爱竹旧时王子猷,
造门忘主见风流。
如君不但无鏁钥,
更向山阴具小舟。
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首先,诗中提到了王子猷,暗示着竹子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中的重要地位,显示出竹子的高雅与清高。接着,诗中描述了竹子的特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不受束缚,仿佛忘记了围墙的存在。最后两句则描绘了竹子的自由与纯净,它们不仅没有门闩的束缚,而且还具备了小舟的特质,可以漂浮在山阴的溪流中。整首诗词通过对竹子形象的生动描写,展现了竹子的高洁、自由与纯真之美。
这首诗词赏析中蕴含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纯净、无拘无束的追求。竹子被赋予了高贵的形象,象征了自由、纯洁和高尚的品质。作者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对于传统社会约束的厌倦,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竹子也象征了无私和宁静,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安宁。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竹子高洁、自由与纯真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纯洁和高尚生活的理想。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诸公日饫万钱厨,人乳蒸豚玉食无。谁信秋风雒城里,有人归棹为蓴鲈。
玉肌轻衬碧霞衣。似争驾、翠鸾飞。羞问武陵溪,笑女伴、东风醉时。不飘红雨,不贪青子,冷澹却相宜。春晚涌金池,问一片、将愁寄谁。
孤城溪洞里,闻说已堪哀。蛮水如鲜血,瘴天已死灰。吏忧民置毒,巫幸鬼为灾。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
礼仪今太叔,史学昔公羊。四十人间世,千秋地下郎。空庭余败草,老树耿斜阳。俯仰成陈迹,经过只自伤。
苍然暮色已峥嵘,姑射山头卧玉鲸。墨客强生龙虎想,我来犹自怯威名。
苞枿黑对矣,惟根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曰我旧梁氏,辑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圣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