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不与众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时。
犀甲鹤头微带雪,画屏曾见两三枝。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茶》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王之道。这首诗描绘了山茶花的美丽和特殊之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开花不与众芳期,
先得江梅破白时。
犀甲鹤头微带雪,
画屏曾见两三枝。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山茶花的独特之美。山茶花不按照其他花卉的季节开放,而是在江梅盛开前就迸发出白色的花朵。它们的花瓣像犀牛的角一样坚硬,花朵的形状则像白鹤的头部,微微洒上一层雪白的色彩。这首诗还提到,曾经在一幅画屏上见过两三支山茶花枝。
赏析:
《山茶》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展现了它的独特之美和与众不同的开放方式。山茶花不按照常规的季节规律开放,而是在其他花朵还未绽放之前,独自绽放出美丽的白花。这种特殊的开放时间使得山茶花更加引人注目,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独立的品质。
诗中的比喻也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将山茶花的花瓣比喻为犀牛的角,展现了花朵坚韧的特质。而形容花朵的外形像白鹤的头部,微微洒上雪白的色彩,为读者勾勒出了山茶花的婉约和高雅形象。
最后一句提到了在一幅画屏上曾经看到过两三支山茶花枝,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人们对这种美丽的花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山茶花独特之美的赞美和敬仰。通过对花朵特质的描绘和比喻,诗人展现了山茶花的独特魅力和个性,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山茶花带来的美好与惊艳。
索索夕风遒,渡瀼瀼朝露哀。啅雀袅寒枝,宿萤依败叶。眇然秋兴长,坐与江潮接。
此行莫拟几时回,此去应须到五台。若过曼殊放光处,殷勤为我记归来。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残斗我竹。
举头易见天边日,属目难逢山下村。行尽土粗仍石恶,望穷雨黑与云昏。此身何可数兹役,薄宦有谁能见存。章圣明朝还曲睹,信知缘契在空门。
旅迹飘然与俗分,动时高价逐新文。寄眠僧舍扃秋雨,牵梦家山隔海云。学慕丘轲方共语,道归杨墨任离群。名场好应同人举,垂拱明堂有圣君。
曩窥涉世方,白驹且场谷。平生漫岁晚,志尚向山木。返身观小丑,真成覆车犊。否臧太磊磊,从此更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