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子团团映碧岑,初看唤作木犀林。
谁将金粟银丝脍,簇飣朱红菜碗心。
春早横招桃李妒,岁寒不受雪霜侵。
题诗毕竟轮坡老,叶厚有棱花色深。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山茶》
树子团团映碧岑,
初看唤作木犀林。
谁将金粟银丝脍,
簇飣朱红菜碗心。
春早横招桃李妒,
岁寒不受雪霜侵。
题诗毕竟轮坡老,
叶厚有棱花色深。
中文译文:
山茶树的花朵团团围绕在青山之间,
初次看到时,以为是木犀花丛。
谁将金色的花粉和银丝般的花瓣,
聚集在朱红色的花蕊中。
春天的早晨,山茶花引来了桃花和李花的嫉妒,
寒冷的岁月无法侵袭山茶花。
题诗的人毕竟是轮坡老人,
山茶树叶厚实,有棱有角,花色深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山茶树的美丽和坚韧。山茶树的花朵像团团簇拥在青山之间,初看时容易与木犀花混淆。诗人用金色的花粉和银丝般的花瓣来形容山茶花的花蕊,展现了它的华丽和精致。
诗中提到春天的早晨,山茶花引来了桃花和李花的嫉妒,显示了山茶花的娇艳和吸引力。然而,山茶花却能在寒冷的岁月中坚守,不受雪霜的侵袭,展现了它的坚强和顽强生命力。
最后,诗人自称为轮坡老人,他在山茶树上题诗,表达了对山茶树的喜爱和敬意。山茶树的叶子厚实,有棱有角,花色深沉,这些特点使得山茶树更加独特和美丽。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茶树的美丽和坚韧,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韧性。通过对山茶树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
或真或摹,斯焉取诸,是出于偃月储。垂胄同仇,于门之鱼,予将比乎邾。
文献风流想故家,玉川室迩已人遐。何时细赏文清竹,与客同煎陆羽茶。
剧贼称中塞,驱驰甲铠精。昔惟矜突骑,今亦教攻城。伏险多邀击,驱羸每玩兵。拘俘询虏事,肉尽一无声。
平生游城郭,殂没委荒榛。自我辞人世,不知秋与春。牛羊久来牧,松柏几成薪。分绝车马好,甘随狐兔群。何处清风至,君子幸为邻。烈烈盛名德,依依伫良宾。千年何旦暮,一室动人神。乔木如在望,通衢良易遵。高门傥无隔,向与析龙津。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养病年来嫩著书,逢人掉臂睨迂儒。愁边好客从天下,谭处清风起座隅。愧我多言终不近,似君知已未应无。酸鹹嗜好虽殊禀,政恐渠侬诮太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