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花子(成支使出侍姬,次穆季渊韵)》

雾阁云窗别有天。
丰肌秀骨净娟娟。
独立含情羞不语,总妖妍。
持酒听歌心已醉,可怜白发更苍颜。
红烛纱笼休点著,月中还。

作品评述

《山花子(成支使出侍姬,次穆季渊韵)》是宋代袁去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雾阁云窗别有天。
丰肌秀骨净娟娟。
独立含情羞不语,总妖妍。
持酒听歌心已醉,可怜白发更苍颜。
红烛纱笼休点著,月中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花子的形象。他身处雾阁之中,窗外的云彩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山花子容貌俊美,肌肤丰满,骨骼秀美,姿态娟娟。他独自一人静静地站立,脸上含蓄的情感无法言语,却总是显得妖娆动人。他手持酒杯,倾听歌声,心已陶醉其中。可惜他的白发使他的容颜更显苍老。红烛照亮了纱帘,但山花子心中的烛光已经熄灭,只有月亮高悬在天空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山花子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的山花子被赋予了娇美的容颜和独特的气质,他的姿态娟娟动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然而,他的白发和苍颜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使人对光阴易逝产生深深的怜惜之情。

诗中雾阁、云窗、纱笼等意象都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山花子的孤独和超脱尘世的境界。他独自立于雾阁之中,与外界隔绝,仿佛进入了一个幻境。红烛和月亮的对比也有着象征意义,红烛象征短暂的光明,而月亮则象征永恒的美和寂静。山花子内心的烛光已经熄灭,只剩下月亮的光辉,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的繁华和浮躁的超越,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深沉。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袁去华对于美和时光流逝的感受,通过山花子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然世俗的境界,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 《即事》

    秃尾驴嘶小市门,侧蓬帆过古城村。此生感慨知何限?斗酒新丰不足论。

  • 《画松为顾良弼主事题》

    画松不必真似松,风骨略与画马同。毕宏曹霸两奇绝,妙意止在阿堵中。君家素壁光如雪,上有虬枝老垂铁。晚岁长同怪石寒,炎天耻受高云热。江翻树转争喧豗,十步九战何时开。阴房半扃山鬼啸,海水不断天风来。城南野人颇醇古,坐爱凉秋满虚宇。安得移来十丈青,高价如山弃如土。

  • 《深溪铺中二绝,追路寄呈元将、仲显二使君》

    贺州归去柳州还,分路千山与万山。把酒故人都别尽,今朝真个出阳关。

  • 《张主簿东斋》

    官舍掩寒扉,聊同隐者栖。浮流穿竹过,山鸟入城啼。宾主高谈胜,心冥外物齐。惟应朝枕梦,长厌隔邻鸡。

  • 《浪淘沙》

    饱食日□□。□上危亭。东风昨夜入□□。□□雪晴云□□,□遍银屏。回首叹劳生。□鼎相承。皇恩早晚□□□。□□陂边垂钓手,不负幽情。

  • 《襄阳蹋铜蹄歌》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