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情怀欲问天。
相期相就复何年。
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
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花子》是一首宋代刘辰翁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花子
此处情怀欲问天,
相期相就复何年。
行过章江三十里,
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
犹寒欲雨暮春天。
小小桃花三两处,
得人怜。
译文:
在这个地方,我内心里的情怀愿意问候上天,
我们相约见面又得等到何年?
走过了三十里的章江,
我的眼泪仍然止不住流淌。
早早地在半途中安顿下来,这条路上有芬芳的青草,
尽管已是春天的傍晚,但依然有些寒冷,似乎快要下雨。
小小的桃花点缀在三两个地方,
获得了人们的怜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人身处山间,情感激荡,想要将自己的思念和渴望传达给上天,希望与所思念的人再次相见,却不知要等待多久。在行走过程中,他经过了章江三十里的路程,但内心的悲伤和眼泪却依然存在,无法停止。
诗中描述了一个早早安顿下来的地方,路途中有着芳草的气息。尽管已经是春天的傍晚,但仍然感到有些寒冷,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在这个地方,桃花点缀着几处,这些小小的桃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怜爱。
整首诗以山间的景色和情感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相见的渴望和内心的悲伤。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观和情感的起伏,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对于美好的向往。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溯流迟涩须流轻,石岸崎岖沙岸平。高树影藏低树影,前滩声掩后滩声。飞禽飞去语禽语,归客归休行客行。望断谁怜魂欲断,诗成转觉梦难成。
厚味得无毒,良药信多苦。毒留患滋生,苦过疾息愈。吾君尧舜资,事业方复古。公行幸迟迟,去国犹去鲁。
翳翳鱼盐市,迢迢桑麦村。山家薪炭足,野叟裤襦温。罝兔残芜尽,叉鱼积水浑。诗书老无效,犹拟付儿孙。
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珠箔曲琼钩,子细见扬州。北兵那得度,浪语判悠悠。沉香帖阁柱,金缕画门楣。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槛车。朱门漫临水,不可见鲈鱼。
割爱天文动,敦和国步安。仙姿归旧好,戎意结新欢。并命瞻鹓鹭,同心揖蕙兰。玉箫临祖帐,金榜引征鞍。广陌双旌去,平沙万里看。海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突兀阴山迥,苍茫朔野宽。毳庐同甲帐,韦橐比雕盘。义著亲胡俗,仪全识汉官。地邻冰鼠净,天映烛龙寒。节异苏卿执,弦殊
御史别淳于,金钗堕长夜。 五斗不湿唇,双鬟抱垆泻。 笑杀斗升肠,耳热索秆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