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居寄友人》

结庐人境经过少,晚起长遭稚子催。
闲处赤心忧国尽,病中白发爱山回。
林泉可使居无竹,风雨空嗟摽有梅。
不遣悄奴频过我,欲将怀抱向谁开。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山居寄友人》是宋代李弥逊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山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清静山居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结庐人境经过少,
晚起长遭稚子催。
闲处赤心忧国尽,
病中白发爱山回。
林泉可使居无竹,
风雨空嗟摽有梅。
不遣悄奴频过我,
欲将怀抱向谁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弥逊在山居中的生活。诗的开头,他说自己结庐于山间,很少有人来往,表达了他追求宁静的心境。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晚起的习惯,却被年幼的孩子催促起床,这里表现了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琐碎。

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心系国家的忧虑,他的赤诚之心已经全然投入到国家的事务上。然而,当诗人生病时,他白发苍苍却更加热爱山居生活,这体现了他对山林的深深眷恋和诗人对自然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在山居中,他不需要竹子作为居所,而是享受林木和泉水的陪伴。他对风雨的感叹,暗示了他在山中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赞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让忧虑和烦恼频频打扰他的山居生活,他希望将自己的心意寄托给谁呢?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也是对读者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山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忧虑的关怀。这首诗通过细腻而含蓄的描写,给人以静谧、深思和思考的空间,让读者在阅读中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 《和钱处和野堂》

    日净岚光上,山藏野意添。海潮来隐几,越岫巧当帘。绝俗宜招隐,论诗未属厌。居虽朝市近,事事见安恬。

  • 《輓赵秋晓》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无变易,有来由。塞鸿何处,白鹭沧洲。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 《送别惟肖赞府》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珍重平生安东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 《偈颂六十八首》

    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