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隐古招提,长林如磔蝟。
虽有群山峰,所欠一支水。
草木乏秀润,岩窦燥肌理。
安能借僧锡,卓处泉涌沸。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诗中以山居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真隐古招提,长林如磔蝟。
虽有群山峰,所欠一支水。
草木乏秀润,岩窦燥肌理。
安能借僧锡,卓处泉涌沸。
译文:
真正的隐士居住在古老的招提庙,茂密的林木像一只蜷缩的刺猬。
虽然有许多群山峰峦,却缺少一股清澈的水流。
草木失去了丰茂的生机,岩洞干燥粗糙。
如何能够借得僧人的钵盂,畅享泉水涌动的美景呢?
诗意:
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真隐古招提是一个隐居的地方,长林像刺猬一样密集,山峰连绵,但却缺乏一股清澈的水流。草木干燥无华,岩洞粗糙。诗人希望能够借得僧人的钵盂,体验泉水涌动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真隐古招提是一个隐居的地方,给人以神秘而宁静的感觉。长林如磔蝟的形象生动有趣,形容了茂密的树林。然而,虽然群山峰峦连绵,却缺少一股清泉,这种对水的渴望和向往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诗中的草木乏秀润、岩窦燥肌理,形容了景物干燥、粗糙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了对水的渴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借得僧人的钵盂,享受泉水涌动的美景,这种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词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的写作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泠泠野水赴横塘,坐久松风入发凉。月淡星疏天欲晓,未妨清啸倚胡床。
落落过眼谁知音,故山桧枝森碧林。白鸥盟坚不待亩,岂应辟影忘息阴。末路功名梦已断,生平丘壑情自深。素琴浊酒般礴地,颇领渊明千载心。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当此炼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南北东西万万千,乾坤上下两无边。相逢相见呵呵笑,屈指抬头月半天。
风骚开国胙寒岩,劳绩批书课翠岚。梨子要肥千取百,菊苗每摘一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