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发俗无尘。
读残贝叶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啧啧树间黄口小,悠悠道上白头新。
足非何与先生事,閒倚枯藤一欠伸。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居》是宋代诗人陈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山僻地是我自由之身,
宛如僧人,有远离世俗之意。
读尽残页,忘却尘世纷扰,
凝视梅花,不需等待春天的到来。
树间鸟儿啾啾叫,
道路上行人悠然而至,他们已是白发新人。
我与先生所追求的事物并非相同,
闲坐在藤上,伸个懒腰。
诗意和赏析:
《山居》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陈杰在深山僻谷的自在生活。他与僧人相似,摆脱了世俗的尘嚣,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繁杂,拥有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读残页和凝视梅花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入思考和感受。他读尽了残页,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安宁和与自然的交融。他欣赏梅花,不期待春天的到来,这体现了他超越时间和季节的境界。
诗中还描绘了周围的景色和环境。树间的小鸟在欢快地啾啾叫唤,道路上的人们悠然而至,其中有些人已经是白发新人,他们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保持着活力和新意。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先生(可能指知音、志同道合的朋友)追求不同事物的态度。诗人坐在枯藤上,暇意盎然,伸个懒腰,表示他不与他人一样追逐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使得诗人能够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真谛。
《山居》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深山僻谷的自在生活,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超越尘世的心境。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这首诗词意境高远,言简意赅,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引发人们对于内心自由和自然之美的思考。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生计何曾问有无,心安便是邵尧夫。搀春菜奉清饕味,耐冻梅呈本相癯。闭户茶香浮雪屋,推窗山影落冰壶。终朝幸自无他事,忽听儿童报索租。
皇都春早,正媚景霁色,融和时候。宿霭初收,祥烟新布,桃李满林惟绣。挺生圣朝哲辅,风采独居人右。世希有,看陈思名族,平阳革裔。眷厚知已久,近辅名藩,符竹频分剖。一节趋朝,神京作镇,高掩昔年贤守。芝检异恩才下,玉笋清班须簉。寿龄远,与湖册同永,松椿同寿。
异果乘秋熟,分来道路长。缄封湘箧重,题咏剡藤光。气蓄西河润,山围大谷凉。龙须初引水,马乳晚经霜。衣薄轻铅粉,包圆小紫囊。膏腴凝绀液,甘酢溢云浆。蔗浥含余润,醅浮带旧香。药经难仿佛,画笔漫形相。泾洛宜秦土,汾岚利晋乡。鳞差分万叶,珠实缀千房。楚瑞惭萍实,江奴
四壁空空长物无,松风之外复何须。竹夫人爽夜当直,木上座癯新给扶。老去云山空跌宕,秋来风月不支吾。何人能败吟诗兴,自在成章不欠租。
十年江浦卧郊园,闲夜分明结梦魂。舍下烟萝通古寺,湖中云雨到前轩。南宗长老知心法,东郭先生识化源。觉后忽闻清漏晓,又随簪珮入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