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居》

屋头藓树蜕鸣蛩,池上沟泉凿石通。
香老蒲花春洞影,凉生槲叶午窗风。
泥瓶开酒留樵客。
篛笠穿云访药翁。
虽是一贫清似水,定无徭役到山中。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山居》是宋代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屋顶上的苔藓树鸣叫着蛩蟋,池塘里的泉水通过凿石而通。香气老去,蒲花春天在洞穴中投下阴影,凉风从槲树叶中生起,午后吹入窗户。泥制的酒瓶打开,留住了来樵客的馈赠。戴着篛笠,穿越云雾去拜访药翁。尽管我贫穷如水,但在山中我从不受苦役之累。

诗意:
《山居》描绘了诗人王镃在山中的生活情景。诗人居住在山间的茅屋中,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宁静与自然的美好。他听到屋顶上的苔藓树传来蛩蟋的鸣叫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池塘里的泉水经过精心凿石而通,为山居带来了清新的流水声。在春天,蒲花的香气逐渐散去,但仍在洞穴中投下阴影,给山居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氛围。午后,凉风吹过槲树叶,带来一丝清凉,轻拂着窗户,让人心旷神怡。诗人打开泥制的酒瓶,留下酒来款待来访的樵客,展示了他与自然、他人之间的友好互动。诗人戴着篛笠,穿越云雾去拜访药翁,这是他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的寻求,也体现了他对于生命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仰。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贫穷,但在山中生活自由自在,不受世俗徭役之累的心境。

赏析:
《山居》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细节,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以景写情,以景衬意,用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美丽。藓树蜕鸣蛩、沟泉凿石通等景物描写生动而形象,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诗中还融入了人物形象,如樵客和药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追求的渴望。最后两句“虽是一贫清似水,定无徭役到山中”,表达了诗人在山居中的自由自在和远离繁杂世俗的心态。整首诗以山居为背景,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为线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自由和追求的情感追求,给人以宁静、闲适、恬淡的美感。

  • 《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送子仁侄南归而首》

    再岁来相叹,三杯忽语离。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 《即事》

    春阴漠漠护轻寒,春昼无聊午梦閒。幽鸟不知人意改,衔花飞傍小阑干。

  • 《下第别郜扶(一作大,一作秩)》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 《次韵杨同年秘监见寄二首》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旧说鬼神惊落笔,新传狐兔骇搴旗。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自古朱弦清庙具,莫贪鹏海看天池。

  • 《旅怀》

    未吃金丹看十洲,乃将身世作仇雠。羁游数地值兵乱,宿在孤城闻雨秋。东越云山却思隐,西秦霜霰苦频留。他人折尽月中桂,惆怅当年江上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