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寺小憩》

趋寺松杉夹径栽,解鞍流憩得莓苔。
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
老鹤就凉临古井,幽禽寻食下生台。
诗成漫记檐间柱,去矣何时复此来。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山寺小憩》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山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山寺小憩时的心情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趋寺松杉夹径栽,
解鞍流憩得莓苔。
尘昏金篆牌犹挂,
灯暗纱笼殿不开。
老鹤就凉临古井,
幽禽寻食下生台。
诗成漫记檐间柱,
去矣何时复此来。

诗意和赏析:

《山寺小憩》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象。诗词开头描述了一条松树和杉树环绕的小径,表现出山寺的宁静和幽雅。接着,诗人停下骑马的脚步,感受到了莓苔的柔软,流连忘返。

下一句描述了尘土的弥漫,金篆牌依然高悬,但是灯火昏暗,纱笼殿门紧闭,暗示着山寺的冷清和寂寞。这种冷落的氛围与前文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寺庙的荒凉和寂寞。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只老鹤降临到古井边,寻找凉爽。幽禽则在生台下觅食,生动地描绘了山寺中的动物生活。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山寺中的自然景观和生命活力。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一种感慨和思考。他说自己的诗篇已经成就,如同檐间的柱子上留下的记载,但他不知道何时能再次回到这里,重温这份心境和感受。这种惋惜和离愁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加深情和富有思考性。

《山寺小憩》通过对山寺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示了寺庙的宁静与荒凉、生机与寂寞的对比。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思考,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法抑制的离愁,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答李制置》

    喜槌恨不投淮流,复传侯挚能校谋。四州卧龙出长算,朝汎清洛暮营丘。禹迹芒芒草莱远,滓边正在耕耘满。中庭雅歌自有节,岂效夷声催煞衮。北平渐车淖不通,白檀可越时未同。待公刻就燕然颂,我亦严驾期无终。

  • 《赠画工王三锡传神》

    气质纷不齐,四海无似人。藉令貌相近,气有醇不醇。善观人品者,仪观与机神。正邪眸子见,善恶眉间分。且如苦与虎,二人自非伦。而俱类孔子,俗眼何昏昏。古人有梦遇,便知为良臣。又能记眉目,晓然得其真。此须以神会,难与浅者论。王生归为我,试语司寇君。此理充得去,三代

  • 《问内》

    庚伏压蒸暑,细君弄咸缕。乌绨百结裘,茹茧加弥补。劳问汝何为,经营特先期。妇工乃我职,一日安敢堕。尝闻古俚语,君子毋见嗤。瘿女将有行,始求然艾医。须衣待僵冻,何异斯人痴。蕉葛此时好,冰霜非所宜。

  •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大参宴客有遗址,栋宇半欹荆棘中。一日青红丽云表,因知雅量自相同。

  •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於白马山下》

    忽忽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莫道对床容昜著,试思分手几何年。长亭更放金荷浅,後夜谁同壁月圆。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 《再用喜雨韵三首》

    热恼烦蒸正不禁,火轮忽向半空沈。屯中信有云雷象,复处方知天地心。便拟新秋先上印,何须晚岁始投簪。江山信美非吾土,栗里时从蝶梦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