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亭宴(湖亭宴别)》

碧波落日寒烟聚,望遥山、迷离红树。
小艇载人来,约尊酒、商量歧路。
衰柳断桥西,共携手、攀条无语。
水际见鹥凫,一对对、眠沙溆。
西陵松柏青如故。
翦烟花、幽兰啼露。
油壁间花骢,那禁得、风吹细雨。
饶他此后更思量,总莫似、当筵情绪。
镜面绿波平,照几度、人来去。

作者介绍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作品评述

《山亭宴(湖亭宴别)》是宋代张先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波落日寒烟聚,
望遥山、迷离红树。
小艇载人来,
约尊酒、商量歧路。

衰柳断桥西,
共携手、攀条无语。
水际见鹥凫,
一对对、眠沙溆。

西陵松柏青如故。
翦烟花、幽兰啼露。
油壁间花骢,
那禁得、风吹细雨。

饶他此后更思量,
总莫似、当筵情绪。
镜面绿波平,
照几度、人来去。

译文:
湖面上碧波迎着落日,寒烟围绕着山峦,红色的树影朦胧不清。一艘小船载着人们来到山亭,大家举杯共饮,商量着前路的分岔。

桥西的柳树已经凋零,我们牵着手攀爬着树枝,不需要言语交流。水面上飞过鹤和凫,几对鸟儿在沙滩上休憩。

西陵的松柏依然青翠如初,烟花被剪短了,幽兰在露水中啼鸣。油壁上绘有骏马,风雨无法阻挡它们的飞奔。

无论之后发生什么事,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当时宴席上的情绪。湖面倒映着绿波平静,多少人来来去去,留下了多少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山亭或湖亭上举行的宴会场景。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人物行为和情绪氛围。

诗的开头以碧波落日和寒烟聚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宴会举行的宁静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远处山峦和红树的景色,给人以迷离之感。

诗中的小艇载着人们来到山亭,大家举杯共饮,商量着前路的选择,显示了宴会是人们相聚、交流和商议的场合。

衰柳断桥西,共携手攀条无语,表达了诗人与众人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不需要言语就能心领神会。

诗中还描绘了水际上的鹤和凫,以及它们在沙滩上休憩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西陵的松柏仍然青翠,烟花已经剪短,幽兰在清晨的露水中啼鸣,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和生机。

最后两句以镜面绿波平的景象,反衬人们的来来去去和短暂的存在,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行为的描写,表达了宴会场景中的宁静、默契和短暂的美好。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对自然的描绘,以及通过对人物行为和情感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张先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 《句》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 《三雪诗用前韵寓三字》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 《夜登小南门城上》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 《北邙山》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 《芗林五十咏·百花洲》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 《远游》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