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斋排闷》

耳聋便稳睡,眼暗总迷云。
树湿直如沃,花香不待焚。
燕归如旧主,蜂健有新君。
莫怪今非昔,从他聚必分。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山斋排闷》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山斋中排解烦闷,耳聋使我得以安稳入眠,视力昏暗总是模糊不清。雨后的树木湿润得像浇过水一样,花香并不需要点燃即可散发。燕子回归如同昔日的主人归来,蜜蜂依旧勤劳,但有了新的君王。不要惊讶现在与过去不同,因为聚在一起的必然会分散。

诗意:
《山斋排闷》描绘了舒岳祥在山斋中排遣烦闷的情景。他以自己的身体不适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化和转变的理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树木湿润、花香四溢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喜悦与希望。燕子回来,蜜蜂依旧勤劳,但有了新的主人,这象征着世事变迁,人事无常。最后的一句“莫怪今非昔,从他聚必分”,表达了对于变化的接受和珍惜,以及人事纷繁中的无常与离散。

赏析:
《山斋排闷》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从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然的心态,诗人没有被自身的病痛和世事变迁所困扰,反而在山斋中寻找到了一种宁静和放松。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如树木湿润、花香四溢,给人以愉悦和希望的感觉,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变化和离散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使人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宁静、淡泊和豁达的情绪。

舒岳祥作为宋代的文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与思考。《山斋排闷》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生活中烦恼和困扰的排遣和释放。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舒岳祥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 《赵少师自南都访欧阳少师于颍州留西湖久之作》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白发俨相映,元勋

  • 《戏答欧阳诚发奉议谢余送茶歌》

    欧阳子,出阳山。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老来抱璞向涪翁,东坡原是知音者。苍龙璧,官焙香。涪翁投赠非世味,自许诗情合得尝。却思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监共寒光。予乃安敢比东坡,有如玉盘金叵罗,直相千万啻过。爱公好诗又能多

  • 《学舍直归晚霁三首》

    聚雨挫炎威,归轩广陌西。渠声流作瀑,日脚侧成霓。换锦龙媒埒,淹花燕子泥。比来巾角垫,李郭定相携。

  • 《再和制帅》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如何吾所部,疲疗未全安。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 《呈明叔七首》

    伯威虽拙诗故巧,我拙似渠诗欠工。竹溪想见梅花发,问讯穷冈今不穷。

  •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