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雉》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
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
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
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山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步一啄草,
十步一饮水。
适性遂其生,
时哉山梁雉。
梁上无罾缴,
梁下无鹰鹯。
雌雄与群雏,
皆得终天年。
嗟嗟笼下鸡,
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
必有牺牲患。

诗意:
这首诗以山上的野雉为主题,通过描绘雉鸟的生存状态和比较与笼养的鸡和池塘中的雁,表达了对自然自由状态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生活中牺牲和困境的意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野雉的描绘,展现了它们适应自然环境、自由自在生活的形象。五步啄一次草,十步饮一次水,表达了野雉的自然行为习惯。诗人称赞了山梁上的野雉,它们没有被人类的陷阱所困扰,也没有被悬崖上的鹰和鹯所威胁。

诗中提到的雌雄和幼鸟都能安享终天,意味着它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地生活,并且没有外界干扰。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让人感叹不已。

然而,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生活中牺牲和困境的思考。诗人提到了笼中的鸡和池塘中的雁,暗示它们失去了自由。他暗示稻粱之恩的同时,也暗示了必然会有牺牲和困难。这种对比突出了野雉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不同命运的存在。

整首诗词通过对野雉和其他禽鸟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社会中牺牲和困境的思考。它呈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对比,引发人们对自由和命运的思考。

  • 《雨后病起二首》

    小卧竹间斋,幽怀得好开。病从凉后减,雨及望时来。两屩山千叠,诸雏饭一杯。吾生计此耳,无梦到燕台。

  • 《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 《苦热》

    老人气血少,日夜遭煎煮。点检槁形骸,能禁几寒暑。

  • 《九歌 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4]吾道兮洞庭。薜荔柏佤兮蕙绸,荪桡[5]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

  • 《公斋四咏·小桂》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欻从山之幽,劚断云根移。劲挺隐珪质,盘珊缇油姿。叶彩碧髓融,花状白毫蕤。棱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影淡雪霁后,香泛风和时。吾祖在月竁,孤贞能见怡。愿老君子地,不敢辞喧卑。

  • 《次韵赵羽翁秋江杂兴二首》

    翩翩水鸟自沉浮,红蓼黄芦两岸秋。隔水人家一犬吠,斜阳篱落有渔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