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中道士》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
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
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作者介绍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名无本。韩愈重其才,劝之还俗。文宗时为长江(属剑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属剑南道)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山中道士》是唐代贾岛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一个居住在山中的道士,通过平淡的生活、修炼和自然相融的方式表达了他与世俗之间的距离和超脱。

诗中描述了道士勤勉的生活态度。他梳头梳千下,不顾个人形象的颓废,表现出修炼之道需要付出的努力。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节约粮食,面容瘦削。这种不追求物质享受的简朴生活方式,反映了道士修炼道法的坚持。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道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形象。他养雏若成大鹤,表明他的耐心和恒心,像养育小鸟一样培养自己。他种植了种子,就像栽种了高大的松树一样,一点一点地努力成长,希望自己也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诗中还有对山中道士日常生活的描写。他在深夜煮白石,这里可以理解为他用虔诚的心态和精神之火来炼制自己。他在白天舂寒泉,这里可以理解为他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来打磨自己。通过这种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道士对修道的坚持和专注。

最后,诗人表示道士的生活与世人隔离。他从未离开潜藏的隐居之地,世人难以与其相逢。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进一步突显了道士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总之,《山中道士》以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描写展示了一个道士的修行生活,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和超越世俗的态度,表达了唐代时社会上一种追求超脱和清静的意境和情怀。

  • 《句》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 《三雪诗用前韵寓三字》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 《夜登小南门城上》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 《北邙山》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 《芗林五十咏·百花洲》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 《远游》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