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中独吟》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山中独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吟诵诗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和执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诗词的诗意是,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癖好,他自己的癖好就是对诗句的追求。他认为这个癖好已经消耗了他对种种现实事物的兴趣,但是这个病却依然存在。在美丽的自然景色或者与亲友相处时,他会高声吟唱一篇诗歌,仿佛与神灵相会。他自比为江上的客人,居住在一半山中。有时当他创作出新的诗篇时,他会独自上山,靠在白色的石崖上,手攀青桂树。他狂吟诗声惊动林中的谷壑,猿猴和鸟儿都窥视着他。他担心自己会被世人嘲笑,因此选择在无人之处吟诗。

这首诗词赏析,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吟唱诗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诗人将诗歌比作他的癖好,认为这个癖好已经消耗了他对其他事物的兴趣,但他依然无法摆脱对诗歌的执着。在美丽的风景和亲友的陪伴下,他能够感受到诗歌创作带给他的快乐和与神明相会的感觉。他自比为江上客人,半住在山中,将自然山水作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他独自上山,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创作出灵感激发的诗篇。但他也担心自己的创作会被人嘲笑和诋毁,因此选择在无人之处吟诗。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和执着,表达了诗人追求艺术的力量和追求传统文化的价值。

  • 《光宗皇帝待月诗御书赞》

    疏篁阴阴,长松矫矫。苔静云閒,山清月皎。乐以心会,兴因天随。以诗观诗,是谓管窥。

  • 《偈》

    上天下地极高深,纪化无踪何处寻。山静白云归洞口,水清明月落波心。

  • 《秋日田园杂兴》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 《用韵答邵国贤》

    种树长安不作阴,幽居何处解冠襟。闲逢北客论山价,老向南枝识鸟心。江水纵平终是险,惠峰虽好未为深。只应棹入荆溪去,遥听吴歌答楚音。

  • 《天竺晓行》

    三茆听彻五更钟,二竺穿穷九里松。无复官楼沽酒美,但烦湖水照衰容。

  •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

    老驹虽病气犹雄,垂耳应怜一尾风。春草明年沙漠路,奔尘绝足许谁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