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中感兴三首》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作者介绍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山中感兴三首》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在山中有一条流水,当霜降时,石头自然冒出来。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突然的雨从东南方向来,持续不断,整整一天。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故友写信问候到来,提到北风刮得很猛烈。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山深处,人们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不知道马匹的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点亮灯火,阅读古代的历史,感动得泪水纵横。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幸好生活在明君治理的时代,渔民和樵夫能够自在地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时代的思考。作者在山中感受到流水的流动、石头的冒出、突然的骤雨,这些景象引发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他感叹故友来信提到的北风的猛烈,暗示着外界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山深处的人们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也不知道马匹的得失,这象征着人们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无法掌控。然而,作者通过挑灯阅读古代的历史,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命运,激发了他的情感,泪水纵横。最后,作者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明君治理的时代,渔民和樵夫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这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自然现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时代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代的赞美。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

  •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南海神祠》

    沧溟八千里,今古畏波涛。此日征南将,安然渡万艘。

  • 《君莫夸少年一首赠余光远》

    君莫夸少年,与我惫者疏。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余。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吴妍与楚豔,过眼日千车。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嘘。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官曹人所厌,高士

  • 《新亭薄暮》

    读罢羲经笑倚空,蜀溪溪上蜀溪翁。诗成断雨流云外,人在光风霁月中。

  • 《小园》

    小园无事日徘徊,频报家人送酒来。惜树不磨修月斧,爱花须筑避风台。引些渠水添他满,移个柴门傍竹开。多谢有情双白鹭,暂时飞去又飞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