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中怀萍庵师》

高竹过于木,溪分两岸阴。
看流成独影,得句只孤吟。
诗草荒谁理,心蓬乱日深。
怀人秋水寺,寂莫此山林。

作品评述

《山中怀萍庵师》是明代诗人雪溪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中思念萍庵师的情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
高竹过于木,溪分两岸阴。
看流成独影,得句只孤吟。
诗草荒谁理,心蓬乱日深。
怀人秋水寺,寂莫此山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高竹、溪水和山林的景物,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萍庵师的思念之情。

首先,高竹过于木,溪分两岸阴。诗中的高竹和溪水象征着自然界的独立和分离。高竹高耸入云,超越了其他树木,而溪水在两岸流淌,将山谷一分为二。这种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疏离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其次,看流成独影,得句只孤吟。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独自思索的情景。流水形成了独特的倒影,与作者的孤独心境相呼应。得句只孤吟表明作者在山中得到灵感,但只能独自吟唱,无人能理解他诗中的意境。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萍庵师的思念之情。诗草荒谁理,心蓬乱日深。诗中的诗草指的是作者的诗作,荒指无人问津。作者感叹自己的诗作荒芜无人关怀,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日益加深。怀人秋水寺,寂莫此山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怀念萍庵师和对寂静山林的感叹。秋水寺是萍庵师的所在地,作者将思念之情寄托于此,感叹山林的寂静。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这首诗词将作者的孤独、忧思和对师长的思念融入其中。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孤独、离愁和对往事的思考。

  • 《半云庵》

    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我身正似云,於此适相值。买邻不用钱,平分有余地。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 《不寐》

    不寐天将晓,心劳转似灰。蚊吟频到耳,鼠斗竞缘台。户闇知蟾落,林喧觉雨来。马嘶朝客过,知是禁门开。

  • 《题马远四景图》

    花前静榻间眠处,竹下明窗独坐时。著甚语言名定泰,林间自有翠禽知。一霎催花细雨回,集芳堂下锦千堆。浪红狂紫浑争发,不待商量细细开。初晴月向松间出,盛暑风从水面来。已比他人多数倍,况能时复举尊罍。同云漠漠雪霏霏,安乐园中赏玩时。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

  • 《夏日田园杂兴》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 《南楚怀古》

    南国久芜漫,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处处生黄蒿。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玉捐江皋。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 《思佳客》

    霜醉秋花锦覆堤。西风一舸小桥西。闲将窗下红兰梦,写入江南白苎词。芳绪断,旧游非。空遗香墨湿乌丝。碧云冉冉无穷恨,只有山阳短笛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