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曾御九秋风,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绝怜随意绿,野花真是映山红。
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听朝鸡无恙否,兹游恨不与君同。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中怀仲兄》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中怀仲兄
雁山曾御九秋风,
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绝怜随意绿,
野花真是映山红。
未知方丈景何似,
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听朝鸡无恙否,
兹游恨不与君同。
中文译文:
在山中怀念仲兄
雁山曾经经历过九个秋风,
更喜欢春天深入到这里。
芳草不再嫉妒随心的绿意,
野花确实映衬着山峦的红艳。
不知道方丈的景色如何,
只怕通往桃源的路已经打通。
起来听听晨鸡是否平安,
此时此刻,我恨不能与你同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楼钥对于山中环境和怀念亲人的情感。诗中的雁山是一个山名,作者曾在这座山上度过了九个秋天的风景,但他更喜欢春天来到这里,因为春天的美丽深入到山中。诗中的芳草不再嫉妒随意的绿色,野花真实地映衬着山峦的红艳,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作者不知道方丈的景色如何,担心通往桃源的路已经打通,这里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宁静和美丽。最后,作者希望知道晨鸡是否平安,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运用了山水描写、季节交替以及人文情感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表达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意境清幽,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恬静而温暖的感觉,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与作者一同怀念亲人,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