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散高林,雀鼠食之宜。
设非人所残,一颗不敢窥。
宁由网罻防,亦无伸物司。
食道固当尔,雀鼠犹有天。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是宋代诗人戴表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草散高林,
Among the wild grass scattered in the tall woods,
雀鼠食之宜。
The sparrows and mice find it suitable for food.
设非人所残,
Though it may not be what humans discard,
一颗不敢窥。
Not a single creature dares to overlook it.
宁由网罻防,
Rather, it is guarded by nets and traps,
亦无伸物司。
Yet there is no official appointed to extend its reach.
食道固当尔,
The food chain is naturally as it should be,
雀鼠犹有天。
Even sparrows and mice have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山中的野草、雀鼠,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以及小生物的生存状态。诗人观察到高山深林中的野草,它们虽然被人类视为杂草,但它们是雀鼠的食物,对它们来说是宝贵的资源。即使被人类所忽视,它们仍然在自己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诗中提到的"网罻"是指捕鸟的网,"伸物司"是指管理捕鸟网的机构。诗人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暗示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和控制是有限的,自然的规律和秩序不受人类的干涉。食物链的存在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是小小的雀鼠也有它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价值。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态平衡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通过赏析这首诗词,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奥妙和万物共生的美好,同时也引发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保护的思考。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再岁来相叹,三杯忽语离。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春阴漠漠护轻寒,春昼无聊午梦閒。幽鸟不知人意改,衔花飞傍小阑干。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旧说鬼神惊落笔,新传狐兔骇搴旗。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自古朱弦清庙具,莫贪鹏海看天池。
未吃金丹看十洲,乃将身世作仇雠。羁游数地值兵乱,宿在孤城闻雨秋。东越云山却思隐,西秦霜霰苦频留。他人折尽月中桂,惆怅当年江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