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鸟有反舌者,自古比才人。
时气一朝迁,此舌竟不伸。
众鸟莫不然,更鸣以存身。
如何能言土,聒聒无止辰。

作者介绍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是宋代诗人戴表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鸟有反舌者,自古比才人。
时气一朝迁,此舌竟不伸。
众鸟莫不然,更鸣以存身。
如何能言土,聒聒无止辰。

诗意:
这首诗词以山中观察鸟类的行为为背景,通过描绘鸟儿的反舌行为,表达了一种对人才与时机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发现,有些鸟儿具有反驳的能力,这与才人们在历史上常常受到质疑和挑战的经历相类似。然而,时机的转变使得这些鸟儿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尽管如此,所有的鸟儿都不得不鸣叫以保护自身。诗人进一步思考,这些鸟儿如何能够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慨,它们不断地鸣叫,喧嚣声不停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鸟儿行为的描绘,折射出人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情感。诗人以鸟儿的反舌行为暗喻了人才的受限和受挫。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才华横溢的人常常面临质疑和困境,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诗人进一步指出,时机的转变可能会使得一些具有才能的人无法施展才华,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即使受到限制,每个人都会为了生存而努力鸣叫,保护自己。最后,诗人提出一个问题,即这些鸟儿如何能够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情感。诗中的“聒聒无止辰”形象地描绘了鸟儿们不断鸣叫的场景,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信息嘈杂、声音纷乱的现象。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人才和时机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类处境的关切。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鸟儿的比喻,传递了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 《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倅四绝》

    罗带江流碧玉峰,旧游如梦一星终。烦披石寻题字,定有人能记此翁。

  • 《千秋岁(贯方七月五日生日为寿)》

    占秋呈瑞。四海杨公子。蹋拖尚带蓬壶体。清新春草句,潇洒兰亭字。宦情少,眠云弄月知心事。此去应无滞。稳步烟霄地。鹏万里,鹤千岁。他年黄阁老,访我清溪醉。青凤舞,贻君万斛瑶花蕊。

  • 《永和镇曾峑季高明秀楼》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寒暄俱可至,徒倚不知还。

  •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大道与众往,疾驱祗自尘。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

  • 《瑞鹧鸪》

    香佩分紫绣囊。野塘波急折鸳鸯。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园时拜夜香。

  • 《山扉夜坐》

    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