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山中五绝句·岭上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岭上白云朝未散,
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
能逐东风作雨无。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描述了岭上的白云未能散去,田中的青麦因旱情即将枯萎。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生成与消亡是如此自然而无为,然而,它们是否能够像东风能够带来雨一样,自主地产生作用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中景色,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白居易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感悟。首两句以岭上白云和田中青麦作为具体形象,描绘了山中的云雾和作物的干旱状况,展现了自然景物的苍凉和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接着,诗人转折提问,道出了自然界中事物的自然生成和消亡的本质。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思索,东风和雨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机,而诗人则质疑其他事物是否也能够自主产生作用。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思考,诗人抒发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弱和无力的思考。这首诗以简约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奥秘的思索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审美和哲理触动。
寒炉火冷浮青烟,劲风刮面如戈鋋。凝阴不动天欲雪,竟日兀兀成拘挛。广文才名四十年,天寒坐客犹无毡。参军官小技能薄,寂寞冷坐诚宜然。忘形杜老偶相觅,传呼歌舞开华筵。嗟予简书固可畏,不得对饮檐花前。谩有糟浆逆人鼻,汝阳口角空流涎。可能更似苏司业,只与时时送酒钱。
山蔽晴空望自遥,树开小道紫骝骄。沿溪飞盖传清荫,四野欢声拥海潮。
小疾如闲乐,微凉与睡宜。瞢腾如欲觉,展转复多时。四壁人声寂,疏帘日影移。诗囊与药里,一步不相离。
入门虽较小,中却是壶天。委曲松篁迳,清新锦绣篇。蟠胸有丘壑,随处是林泉。更读鳌峰句,风流似谪仙。
销铄玄微万境空,衔花百鸟谩寻踪。莫教顽坐精灵窟,门锁乱云千万里。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