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宝祐元年(1253)中一甲第二名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言公田事,有名朝野。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六月,出知漳州。四年,以国子司业,为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年末,以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初,官至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去。入元,累征不起。有文集二十卷。不传。《全宋词》据《钱塘遗事》卷一辑其词一首。
《山中夜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及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悠悠天地间,
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
山中大自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独自坐在山中的情景。作者感叹着广袤的天地间的宁静和无边的奇异景色,山林中的草木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形态和多样性。他坐在一块老旧的蒲团上,感受着山中的宽广和自由。
赏析:
《山中夜坐》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感受。首句"悠悠天地间"描绘了天地之间的广袤和辽阔,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山中的奇特景色,其中的"草木献奇怪"一句,展示了大自然的独特之美。这些景色和奇异的植物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惊叹和欣赏之情。
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坐在一块老旧的蒲团上,这是一种朴素而自在的姿态。这种自在和宽广的感受来自山中的环境,山林给予了诗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在山中夜晚坐着的静谧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夜坐》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自由的追求。它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欣赏这首诗词,读者也可以在心灵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和宁静,体验到在山中夜晚坐着的自由与舒适。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人品如君,人尽道,士林横绝。那更是、关西流庆,三山英杰。欣遇当年神降日,又逢初度阳生月。把八千余岁祝君龄,为君说。君自有,封侯骨。君不是,栖鸾客。况如今东阁,正收人物。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便明朝、有诏自天来,君王礼。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行行日已远。转觉心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