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中之乐》

噫,山中之乐兮,与猿鹤兮同游。
幸儋石之有储,奚斗升之复求。

作者介绍

何澹,字自然,龙泉(今属浙江)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秘书省正字,累迁着作郎,十二年爲将作少监,十五年爲国子祭酒,除兵部侍郎,十六年擢右谏议大夫(《宋史》卷三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除御史中丞(《永乐大典》卷七三五○引《黄景声墓志铭》)。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除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嘉泰元年(一二○一)罢知枢密院事。嘉定元年(一二○八)出知建康(《景定建康志》卷一四)。移知江陵,奉祠卒。有《小山杂录》八卷,已佚。《宋史》卷三九四有传。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今录诗二十五首。

作品评述

诗词:《山中之乐》
作者:何澹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噫,山中之乐哟,与猿鹤一同游。
幸好儋石有所珍藏,为何还要仰望斗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愉悦之情。作者感叹山中的乐趣,并表达了与猿猴和鹤一起游玩的快乐。作者同时提到了儋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石)的宝贵,以及对斗升(古代称为北斗七星的星宿)的仰望。

赏析:
《山中之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游玩的欢愉心情。诗中的"噫"表示感叹,增加了诗句的情感色彩。与猿鹤一同游玩,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欢乐之情。

诗中提到的儋石是古代传说中的宝石,象征珍贵和宝藏。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珍宝的幸运之感,加深了诗词的意境。

而对斗升的仰望,可能暗示了作者对高远、神秘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斗升是北斗七星的别称,象征着古代人们对星象的观察和崇拜,也代表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准则。通过仰望斗升,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卓越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以山中游乐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

    五叶初成椵树阴,紫团峰外即鸡林。名参鬼盖须难见,材似人形不可寻。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 《送胡季永赴漕》

    兔目着花官檨黄,永轮飘子秋风香。谁骑瘦马蹈词场,澹翁庭阶玊雪向,天於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汞。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阿汞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余,毛锥半点不籧篨,羽镞一脱无犀渠。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腠上安文度。

  •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

    禁苑秋光入,宸游霁色高。萸房颁彩笥,菊蕊荐香醪。后骑萦堤柳,前旌拂御桃。王枚俱得从,浅浅愧飞毫。

  • 《偈颂一百零二首》

    一不做,二不休。得人一马,还人一牛。岂不见临济三遭白棒,大愚肋下三拳痛{上祝下土},不共戴天雠。休休,说著令人满面羞。

  • 《挽方漕》

    半生与士共饥寒,百万浑将一掷看。四十世官持{上竹下汽}节,活人无数奉亲欢。

  • 《雪後寻梅》

    去年看梅南溪北,月作主人梅作客。今年看梅荆溪西,玉为风骨雪为衣。腊前欲雪竟未雪,梅花不惯人间热。横枝憔悴涴晴埃,端令羞面不肯开。缟裙夜诉玉皇殿,乞得天花来作伴。三更滕六驾海神,先遣东风吹玉尘。梅仙晓沐银浦水,冰肤别放瑶林春。诗人莫作雪前看,雪後精神添一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