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竹相通涧下泉,更邀山色在樽前。
一钩明月轩窗上,欹枕藤床独自眠。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诗词:《山中》
剖竹相通涧下泉,
更邀山色在樽前。
一钩明月轩窗上,
欹枕藤床独自眠。
中文译文:
在山中,剖开竹子通向涧下的泉水,
我邀请山色陪伴在酒杯前。
一轮明月悬挂在轩窗上,
我斜躺在藤床上独自入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一幅安逸宁静的景象。他剖开竹子,引水流过山涧,泉水清澈可口。他邀请山色,也就是山的景色,与他一同陪伴在酒杯前,意味着他在山中品味自然之美,感受山水之间的和谐。他欣赏着窗外悬挂的一轮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轩窗洒进房间,为他的夜晚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静谧。最后,他欹枕在藤床上,独自入眠,享受着山中的宁静和恬淡。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山中的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的心境。通过描述山中的景色、泉水和明月,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丽的环境中,让人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愉悦感。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精准的描写,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在山水之间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修髯危肩老仙人,布袍革带乌靴巾。胸中不着半点尘,天地万象肧腪春。扇者橘,书者栗,瓢者术,韁而掣者葛,笠而鞭者拙。中间厖然大者雪,从我两髯三髧一蹩躠。驴何钝,奴何痴,前掣后鞭趣使驰。麾鞭愈急行愈迟,掣韁欲断人驴疲。但见尻秃秃,蹄局局,欲坠不坠止鸣木。本无伎俩
病着先地首丘地,林松已约野僧栽。它年地下从诸老,何必人间咏八哀。
渔翁一叶舞波澜,不及牛童自在眠。短备数声烟草晚,柴门疏柳小星悬。
我呼小艇浮南津,落日乱山衔半轮。背船双鹭低掠水,下滩峭风冷逼人。中流回望始太息,烟中白塔高嶙峋。适从彼来忽在此,老夫拄杖捷有神。尉曹堆盘笠泽脍,秀才泻榼中山春。岂惟外物不挂眼,醉後兀尔忘吾身。朝冠行即挂神武,买犊遂欲耕峨岷。金丹自喜日日长,白发未许年年新。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紫帏青繖杂旗旌,乌帽银挝从鼓钲。导哄略如州别驾,无人知是汉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