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莓苔色,秋风松桂林。
莫随蓬鬓改,黄落见真心。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生的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积雨莓苔色,秋风松桂林。
莫随蓬鬓改,黄落见真心。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两个主题:自然景色和人生观念。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以及下雨后莓苔的绿色和秋风中松树和桂树的形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这些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让人们想象到一个湿润又凉爽的秋日景象。这种细腻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感知,使诗词散发出一种清新和恬静的氛围。
其次,诗人通过对人生观念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他警示人们不要随波逐流地改变自己的容颜,而要坚守真实的内心。诗中的“蓬鬓”指代人的发丝已经变白,是对人老去的隐喻。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外貌的改变而迷失自己的本心,而应该以真诚的内心去面对岁月的变迁。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将自然景色和人生观念相融合。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真实和坚守内心的价值观。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历尽危机歇尽狂,残年惟有付耕桑。麦秋天气朝朝变,蚕月人家处处忙。
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出守声弥远,投荒法未宽。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白璧无瑕玷,青松有岁寒。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
●薄媚排遍第八怒潮卷雪,巍岫布云,越襟吴带如斯。有客经游,月伴风随。值盛世。观此江山美。合放怀、何事却兴悲。不为回头,旧谷天涯。为想前君事。越王嫁祸献西施。吴即中深机。阖庐死。有遗誓。句践必诛夷。吴未干戈出境,仓卒越兵,投怒夫差。鼎沸鲸鲵。越遭劲敌,可怜无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回雁峰南楚越分,潇湘烟水思离群。林寒欲暗他江浦,月出先明半岭云。客子无归迷世路,故人不见隔兵氛。春风空寄相思字,寇邓经纶早晚闻。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