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寻酸却得香,舌根未举鼻先尝。
算来大似输他眼,老去犹堪玩雪霜。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美丽寻常却有香气,尚未品尝就能感受到。算起来,似乎输给了我的眼睛,尽管年岁渐长,仍然能欣赏雪和霜。
诗意:
李石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审美情趣。他发现梅花不仅外观美丽,而且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种香气能够在品尝之前就被感知到。诗人将自己的眼睛与味觉进行对比,暗示自己眼睛的直觉和感知能力超越了其他感官。虽然年岁已经老去,但他仍然能够欣赏到冬天的雪和霜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美丽和香气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知和独特的审美体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眼睛的感知能力与味觉进行对比,强调了自己对梅花的感知超越了常人的认知方式。这种感知的超越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敏感性,也暗示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诗末提到的雪和霜,与梅花一样,是冬天的代表,诗人老去却仍然能够欣赏它们,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持久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香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通过对比手法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引入他对美感的独特领域,同时也启发读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度思考。
幽行已办百枝扶,况有溪山近故庐。水碧山光都几许,道人著眼恰无余。
柳似罗敷十五余,宫腰舞罢不胜扶。年年折在行人手,为问春风管得无。
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买陂塘旋栽杨柳,飞桥检校公务。当年题柱非无意,借用池墨玄雨。沱共渚。早有路潜通,海上三神屿。归来笑语。便玉*横空,金猊跨海,安有野亭趣。裴中令,别墅相师惟许。倡酬声应钟吕。若教子午成丁卯,容得老渔寻句。忙唤醑。好净洗穷愁,却与论诗谱。西风道古。我欲系匏瓜,
相逢未得三回笑,风送离情入剪刀。客路最能销日月,梦魂空自畏波涛。独眠秋夜琴声急,未拜军城剑色高。去去缘多山与海,鹤身宁肯为飞劳。
邮铃带箭发纷纷,何日山深耳不闻。迁客无乡难避祸,饥民失业半充军。马蹄乱踏湖西雪,雁阵平拖塞北云。我亦嬾谈今世事,自看吊古战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