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医王七十毒,金粟如来四百病。
未如一卷混沌书,淡饭粗羹学清净。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神农医王医治七十种疾病的神奇能力,以及金粟如来医治四百种病症的卓越本领。然而,这些医术的广博知识与一卷混沌的书籍相比仍然不足以称道。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学问的浩瀚无际,个体的努力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诗中的"淡饭粗羹学清净"表达了诗人追求纯净与清静的意愿,将学问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以简朴的饮食比喻对学问的渴望。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将内心的追求放在更高的层面上。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医术与学问的比喻,诗人探讨了知识与智慧的边界,强调了学问的无穷性和人类对真理的永恒追求。诗中的意象与象征都富有禅宗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净化与追求。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具思考性和哲理性,给读者带来深远的启迪。
清诗吟赏慰花神,唤起风情寂寞滨。正是参军旧题处,须公还作一家春。
真月夜夜满,妄见有盈亏。譬如匣中镜,一成岂合离。腥蟆与狡兔,谬及丹桂枝。我今尽扫荡,庶识真月为。
天父晨兴未出房,君王忍冷立风廊。忽然鸣跸珠帘卷,万岁声传震八荒。
腊酒催诗处,春幡剪彩时。
失意离城早,边城任见花。初为断酒客,旧识卖书家。寒寺稀无雪,春风亦有沙。思归频入梦,即路不言赊。
天子忆忠言,前此枉圣恩。始知龙虎道,即上是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