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上达奚舍人》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上达奚舍人》是孟郊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山少日月,
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
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
一身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
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
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
幽行涕空行。

中文译文:
北山的日月稀少,
草木受苦风霜的折磨。
我这穷人身处重坎之中,
吃着梅子却感到肠子酸涩。

众人都追求世俗的圆满,
而我仍然追求刚直的品质。
常常担心众人的毁谤会到来,
春天的叶子变成秋天的黄。

伟大的贤者拥有高尚的眼光,
公正的灯火照亮一切。
黑暗的房间还未照亮,
孤寂的行走之中只有眼泪。

诗意和赏析:
《上达奚舍人》这首诗词表达了孟郊作为一个贫寒之士追求高尚品质的内心感受。北山上的日月稀少,草木受苦风霜的折磨,可以理解为作者生活的困苦和世俗环境的恶劣。尽管贫困困扰着他,但他仍然坚守自己追求正直和真理的品质,不随波逐流。

孟郊对于众人追求世俗圆满的态度持有一种批判的看法。他认为众人追求圆满的行为是虚伪和矫揉造作的,与之相对,他坚持学习方正的品质,不愿妥协于世俗的追逐。

然而,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担忧。他担心众人的毁谤会对他造成伤害,担心自己追求高尚品质的努力最终会付诸东流,如同春天的叶子变黄,美好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逝去。

在这个世界中,作者寄托了对于伟大贤者的希望。伟大的贤者拥有高尚的眼光,他们的公正之光照亮一切。然而,这样的贤者在黑暗的房间中还未照亮,孤寂的行走之中只有眼泪,这或许暗示了作者对于现实的失望和对于理想的追求。

《上达奚舍人》这首诗词表达了孟郊对于贫穷和世俗的批判,以及他对于高尚品质和真理的追求。诗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困惑、担忧和对于伟大贤者的希望,展现了他对于理想追求的坚持和执着。

  • 《次和答蒿叟三首》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 《句》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 《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举偶来会宿三首》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 《浣溪沙》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 《寄虞氏兄弟》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