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归未得,画出亦堪怜。
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烟。
笔句冈势转,墨抢烧痕颠。
远浦深通海,孤峰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红泉。
绣与莲峰竞,威如剑阁牵。
石门关麈鹿,气候有神仙。
茅屋书窗小,苔阶滴瀑圆。
松根击石朽,桂叶蚀霜鲜。
画出欺王墨,擎将献惠连。
新诗宁妄说,旧隐实如然。
愿似窗中列,时闻大雅篇。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上冯使君山水障子》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中描述了山中一片荒凉的景象,山岩崩塌、村庄荒凉。但是,诗人却通过画笔将这种凋敝之景描绘出来,又使人感到悲怆和怜悯。远处的浦口延伸到大海,孤峰独立,冷峻高耸,给人一种壮丽和凄迷的感觉。
在山中的柴棚中,有一位闲逸的士人,正在那里静坐,烧水泡茶。茶香袅袅,令人陶醉。同时,绣花也在与莲峰争妍,显示出绣花的威严,如同剑阁一般。在石门关的桥上,有麈鹿身姿高雅,气质超然,宛如神仙。
山中有一座茅屋,窗户小巧,门前的阶梯上滴着瀑布的水。松树的根部敲击着石头,显露着岁月的风霜。画出来的山水像是在挑战墨迹,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人。举起笔的人将灵感献给了惠连,这是一位古代文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新诗的怀疑和对旧式隐居生活的赞许,希望能够像窗中的列位一样,时常聆听大雅之音,接受文化的洗礼。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山水景致,刻画了清幽的山野风光,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旧时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文化的重视。
匡庐之山瀑布泉,老子结社来何年。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
当年曾任青春客,今日重来白雪翁。今日当年已一世,几多兴替在其中。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诸君摘出惊人语,玉篴横吹入乐章。
初开江月透双林。隐映素波深。风恬湛然莹净,清夜好知音。白醪酒,自然斟。信时吟。无萦无系,豁畅开怀,一任浮沉。
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