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河西带镇宁流,顺圣川南是蔚州。
比岁凶荒犹在眼,向来荼毒几曾收。
灵关背出红沙岭,直峪斜通白草沟。
封殖紫荆端在此,仓场刍粟可深筹。
¤
这首诗词是明代尹耕所作的《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阳河西带镇宁流,
顺圣川南是蔚州。
比岁凶荒犹在眼,
向来荼毒几曾收。
灵关背出红沙岭,
直峪斜通白草沟。
封殖紫荆端在此,
仓场刍粟可深筹。
中文译文:
阳河从西方流过镇宁,
顺着圣川向南方是蔚州。
凶荒的景象仍然在眼前,
长期以来的破坏几乎无休止。
灵关背负着红沙岭,
直峪斜通白草沟。
紫荆的封殖就在这里,
仓场里的谷物储备可供长远筹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困境和荒凉。诗中提到的阳河、镇宁、圣川和蔚州等地名,使得诗人通过地理环境的描绘,突出了严峻的自然状况和人们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诗人以凶荒的景象和长期的破坏来形容农村的困苦状况,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苦难的关切。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写了一些自然景观,如红沙岭、直峪和白草沟。这些景观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壮美和荒凉之感,与前半部分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提到了紫荆和仓场,暗示着尽管困境重重,但人们仍然在努力储备谷物以备不时之需。这种坚持和努力的精神使得诗中透露出一丝希望和对未来的信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明代农村的困境和人们的艰难生活,同时也展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希望。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人性的关怀,使得这首诗在明代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意义。
山矾花落春风起,吹妾芳情渡江水。梦中蝴蝶相交飞,门外鹊声郎马归。
艰我稼穑,载育载亭。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谓我何凭,惟德之馨。谁云天远,以诚必至。太清无云,羲和顿辔。于斯烝人,瞻彼非觊。阴冥倏忽,沛泽咸洎。何以致之。我后之感。无皋无隰,黍稷黯黯。无卉无木,敷芬黮黤。黄龙勿来,鸣鸟不思。人和年丰,皇心则怡。岂与周宣,云汉徒
五门高除势摩天,洞底清冷泻碧涟。苹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_。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鷃本同游。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始从豸角曳长裾,又吐鸡香奏玉除。隋邸旧僚推谢掾,汉廷高议得相如。贵分赤笔升兰署,荣著绯衣从板舆。遥想到时秋欲尽,禁城凉冷露槐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