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上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作者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上洛桥赏析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现时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 《东斋杂书》

    养生有妙理,省事与寡言。于此能力守,众说皆其藩。扰扰斲汝本,譊譊伤汝魂。要当俱置之,息深踵自温。

  • 《读测量书》

    测量精义学多般,远阔高深指顾间。结发结肠无底止,试量恨海与愁山。

  • 《过六合水高怀裴博士次韵》

    晚憩孤亭上,羸骖系断柯。荒门寒带路,空槛阔增波。往事青山在,余生白鸟过。诵言成绝唱,亹亹迫阴何。

  • 《山居十首》

    我爱山居好,堆豗忽坐忘。草塘银泼刺,庵户铁琅珰。只道云藏坞,那知市隔墙。人嫌吾寂寞,吾亦笑人忙。

  • 《秋思》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 《直钩亭》

    半载持竿野水东,山翁心不类渔翁。何须巧饵悬钩上,会使奸鳞落鼎中。西伯道高来吕望,文宗才短失卢仝。纵人能取鳞中意,南海波澜一夜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