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商山道中作》

十舍到商颜,虽遥不甚艰。
东西逆洛水,表里看秦山。
身在烟霞外,心存人子间。
庭闱况非远,自可指期还。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商山道中作》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商山道路上的心境和景色,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舍到商颜,虽遥不甚艰。
东西逆洛水,表里看秦山。
身在烟霞外,心存人子间。
庭闱况非远,自可指期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商山为背景,商山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山之一,有着清幽的自然景观和险峻的山势。诗人邵雍行至商山道中,他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心境。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从十个驿站走到商颜,表示他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但并不觉得艰难。这里的十舍指的是途中的驿站,商颜是商山的一个地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品质。

接下来,诗人提到他身在洛水的东西两岸,从表面和里面都能看到秦山的景色。洛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条重要河流,这里代表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通过描述东西两岸的景色,诗人展示了商山的壮丽和宏伟。

然后,诗人表达了他身在烟霞之外,但内心仍然怀有对人生的渴望和追求。烟霞是指山间的云雾和霞光,它们代表了世俗的纷扰和尘世的浮躁。诗人以烟霞外的身份,表达了自己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内心真实的坚持。

最后,诗人提到庭闱,指的是家庭和官场。他表示庭闱并不远,自己可以期待着回归家庭和平淡的生活。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商山道中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和内心真实的表达。诗人以简洁、深沉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品质和对内心追求的坚持,同时表达了对家庭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赋张以道寒绿》

    百世东坡居士,千秋甫里先生。近识南湖高隐,相望今古同情。

  • 《次韵沈茂实小园偶书》

    秋风稉稻又尝新,续食年年肯济贫。远学佺期响□□,近同东老致仙人。贵公勋业一杯水,俗子面颜三斛尘。流火授衣诵豳什,戒寒深恐雁来宾。

  • 《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归》

    浪说归朝归豫章,新居万柳百花傍。何如表奏明光殿,乞取东湖作醉乡。

  • 《赠宣城麋明府》

    天下为官者,无君一轴诗。数联同我得,当代遇谁知?年齿吟将老,生涯说可悲。何当抛手板,邻隐过危时。

  • 《仆性懒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数》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虑。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躍惊骀驽。去年凿池筑潜玉,清夜明月挂碧芦。先生独吟亦径醉,谁见露鹤寒相呼。径山老人笑疏懒,云当运动如户枢。朝来此老意不已,溪寺破雨遗天苏。

  • 《雨过桐庐》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