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
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
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中文译文:
摇动着小船等待明亮的日出,
花源中弄耍着温暖的春天。
我在山中怀念着玉状的季节,
站在汉水边回忆着荀子和陈子。
上巳时节的三月,
举起酒杯,兴致高涨了十天。
坐着唱歌,空有期待,
行走中的欢乐却没有邻舍。
夕阳落在兰亭的北方,
烟雾从曲水边升起。
洗衣服的人遇到了美女,
采摘艾草的人遇到了幽人。
石壁上适合题写序言,
沙场上好解释文人。
众位贵客期望的不到来,
我把这美好的晨光虚掷了。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诗中运用了春天和自然景物的意象,以及对友情和欢乐的渴望,展现了孟浩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赏析:
在这首诗中,孟浩然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他在诗中用了许多自然景物的意象,如花源、山水、夕阳等,细腻地描绘了自然之美。通过山水景色的映衬,孟浩然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欢乐和友情的渴望,以及对分别的感伤之情。整首诗清新雅致,婉约而含蓄,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情感和思绪。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